工业4.0为两岸合作增添新动能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11-26 22:22:31
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 刘育英)随着大陆《中国制造2025》和台湾“生产力4.0”战略的相继发布,两岸在新一轮工业革命面前,产生新的合作动力。 首届海峡两岸工业发展与合作论坛26日在北京举行。合力创新,共同发展两岸工业4.0成为两岸工业界人士共识。 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不过,在全球制造领域,中国仅为第三梯队。为向强国进军,中国开出30年“三步走”的时间表。 而对于台湾而言,电子信息、纺织、精密仪器等产业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不过与大陆一样同样面临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台经院副院长龚明鑫在会上表示,今年5月后,工业生产产值持续负增长,更是不同寻常的现象。 面对全球性的增长乏力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近几年,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相继制定再工业化或制造业回归相关战略和规划,制造业重新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竞争的焦点。而这些战略的焦点,集中于将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掀起一轮新的工业革命,即所谓的工业4.0。 对于工业4.0将会产生哪些变局,海峡两岸通信协会理事、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表示,历次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都引发制造模式、制造方式的变化,进而引发国际分工地位、价值链,以至于大国博弈格局的调整。 如果说在蒸汽机革命的1.0时代、电气化革命的2.0时代、自动化革命的3.0时代,中国处于落后地位的话,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协理陈式千表示,“全球都处在工业4.0同一条起跑线,全球的统一标准还没有完备,营运模式还不清楚”。而在这一片混沌的时候,两岸大有可为。 在这次论坛上,两岸工业界人士对《中国制造2025》和台湾“生产力4.0”的对接达成高度共识,并对双方合作着力点提出有益的建议。 大陆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尤其是近10年来总体规模大幅度提升。而台湾有很多的厂商,市场反映快速,动作非常敏捷,全世界遍布台湾企业的足迹。 陈式千说,两岸的产业各有所长,互补的机会非常高,两岸产业在ICT、精密机械、自动化、云端运算、大数据、应用服务、跨领域整合等领域经验各有所长,互补机会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曾两次造访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对台湾工研院在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有独到经验,而这是大陆工业的一块短板。他在论坛上说,“大陆一些科研的成果如何转化要向他们学习”。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说,两岸电子信息产业都非常强,但更多立足于加工制造,缺乏核心技术,在关键环节的突破和创新方面,两岸有很广阔的空间。 当日,两岸工业界签署交流合作备忘录,将针对大陆《中国制造2025》和台湾“生产力4.0”相关重点领域开展合作。 李北光认为,当天的论坛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双方在战略和民族振兴层面上认识两岸合作问题,有了这样的意识,“其他都是技术问题、战术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