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假借混改圈钱23亿 员工无话语权股价疲软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5-11-27 09:12:36
编者按:五粮液混改方案已公布半月之久,然而这份混改方案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一方面,从股权结构而言,混改方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股东一股独大的现状;另一方面,五粮液账面巨额资金长期闲置,根本不需要股权融资。因此,本次在混改名义下推出的增发方案,被指有 “圈钱”嫌疑。而今,五粮液混改方案出炉后股价也一直“不温不火”,11月2日复牌当天股价大跌5.95%,3日继续下跌0.54%。A股从11月2日至今,涨幅7.48%,而五粮液在此区间不仅没有跟随大盘的脚步上涨,反而下跌2.18%,截止收盘报25.17元。 利益捆绑 经销商“心寒” 据长江商报报道,停牌三个月的五粮液混改方案于10月底正式出炉,公司拟以23.34元/股的价格向员工、经销商以及基金公司募资23.34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信息化建设项目、营销中心建设项目、服务型电子商务平台项目。 业内人士指出,五粮液推进经销商持股实质上是为了利益捆绑,以往厂商关系都是以厂家为主导,经销商成为股东后可以实现利益一体化,增加渠道话语权,增进经销商的参与积极性,品牌的忠实度也会随之提升。 对此,不少一线经销商表示,对五粮液的“捆绑持股计划”并不看好,当前仍在观望中。经销商抱怨“一年也难卖出两位数”。 五粮液发布2015年三季报显示,受行业回暖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有较大提速,实现营收39.15亿元,净利润13.05亿元。但前三季度整体业绩有小幅下降,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1.31亿元,同比增长0.42%,实现净利润46.03亿元,同比下降2.22%。 资金闲置 公司“不差钱” 据五粮液公告,本次增发拟募资23.34亿元,将用于信息化建设项目、营销中心建设项目、服务型电子商务平台项目。而从五粮液历年披露的财务报告来看,五粮液不仅不差钱,而且,账面上大量资金长期闲置、一直躺在银行里吃活期利息,是一家资金严重过剩的企业。 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多年来,五粮液账面有巨额货币资金,且没有银行贷款等有息负债。2015年三季报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9月末,五粮液账面货币资金余额高达253.69亿元。 分析显示,五粮液账面巨额货币资金主要以活期存款方式存放于银行:2014年末,五粮液账面货币资金余额223.82亿元,其中,可随时用于支付的货币资金余额为223.64亿元,说明其账面货币资金以活期存款为主。2012年-2014年,其货币资金利息收入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15%、3.06%和2.74%,均低于同期一年期银行存款的基准利率。 股东收益被摊薄 员工仍无话语权 五粮液目前总股本37.96亿股,第一大股东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宜宾国资”)直接持有13.67亿股、通过控股子公司持有五粮液7.62亿股,直接和间接持有五粮液股票合计21.28亿股,持股比例为56.07%。本次增发1亿股方案若成功实施,则增发后宜宾国资的持股比例将由56.07%微降至54.63%,仍然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股东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现状。 五粮液本次增发1亿股,员工和经销商持股计划合计认购4000万股,占比仅为40%,而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认购6000万股,占了本次增发新股的大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方案中大部分新股却面向保险、基金等机构发售。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如果仅仅是为了募集资金,那么,在企业账面资金长期闲置、资金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增发新股融资,则是赤裸裸的“圈钱”行为。 并且,作为白酒行业的大型企业之一,五粮液庞大的体量、复杂的关联企业和组织架构体系都决定了混改的难度和跨度,员工和经销商较难通过混改谋求更多话语权,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治理结构。 复牌后股价仍疲软 A股自6月12日以来经历断崖式下跌,在触及最低点2850.71点后 ,开始了小幅反弹之旅,期间最高触碰3678.27点。盘面上不乏前期被“拖累”的个股再次走出自己的特色。 而这期间,五粮液公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发行价格为23.34元/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亿股,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3.34亿元。11月2日,五粮液复牌当天股价大跌5.95%,3日继续下跌0.54%。 A股从11月2日至今,涨幅7.48%,同为白酒行业的洋河股份,在11月2日至今涨幅1.57%;贵州茅台从11月2日至今跌0.48%。而五粮液在此区间不仅没有跟随大盘的脚步,反而下跌2.18%,截止26日收盘报25.1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