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托:信托业“冬天里的一把火”?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11-29 10:06:33
新华网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 令伟家)向来以稳健著称的信托业,今年三季度出现了自201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规模降低、收益下滑、通道瓶颈,传统信托业“冬天”的脚步声已在耳边。 传统信托正在接受隆冬的洗礼,互联网信托却“风景这边独好”,逆势增长。在金融创新大潮汹涌澎湃、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之时,传统信托业遇到了什么瓶颈?互联网信托业又何以脱颖而出?市场在选择,业界在思考,投资者在等待。 信托业:一个“水深”,一个“火热” 中国信托业协会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受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下降、经营景气度持续下滑、优质资产难寻等因素影响,信托资产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出现环比负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3季度,信托规模环比下降1.58%。三季度末,证券投资信托规模为2.67万亿元,相比二季度末减少11.59%。信托产品收益受其连累,一路下滑,信托业开始进入“漫漫寒冬”。 和传统信托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互联网信托等创新产品却野蛮生长,蓬勃发展。由于定义尚不明确,目前还没有互联网信托的具体数据,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互联网信托逆势走强的格局已定,互联网信托是整个信托业“冬天里的一把火”。 以金融创新最为活跃的深圳市为例,日前,这个市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名单》中,除了华为、中兴、泰康等一批行业翘楚外,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互联网信托公司高搜易也名列其中,其产品“信托宝”已成为深圳金融创新的一张名片。 数据显示,高搜易公司旗下的“信托宝”等互联网信托产品,自今年6月起,交易量明显提升,三季度完成5.6亿元交易额,月增幅均超过120%。 信托业的收益 互联网的门槛 作为投资产品中的“贵族”,信托一方面具有稳健和较高收益,深得投资者青睐;同时其百万元以上的投资门槛,又将大量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能不能既保留信托产品的高收益,又打破其“贵族”的门槛,让普通投资者也能分享信托红利呢? 答案是肯定的。互联网给“高大上”的传统信托产品,注入了创新、草根、自由、集聚的互联网基因,使之成为高度契合互联网特征的金融品类,从而开辟了其新的广阔发展空间。 铀链投资总分析师张翼翔认为,互联网信托的成功,与其灵活性、草根性的特点密不可分。互联网信托灵活的制度设计,一是更好地将产业、金融、资金等要素连接起来;二是将传统信托的稳健与收益,与互联网创新草根的基因相互嫁接,从而实现了传统信托的破茧化蝶。 以深圳市发改委注资扶持的“信托宝”为例,投资门槛从100万元拉低到10元,即用10元钱买信托产品,就能享受原来100万以上资金才有的较高收益。张翼翔说,在多数人依然将信托定位固化于高端之时,“信托宝”等互联网信托通过合规分拆,将理财投标门槛拉到最低十元,业务量逆势走强,使得信托业的价值链悄然重塑。 “长尾效应”:靠搜索,还是靠推荐? 烟草业利润众人皆知,但浙江义乌人看到的是烟民手中容易被忽略的打火机;服装市场规模海量,义乌人看到的却是衣服上不起眼的纽扣。 义乌全球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就是经济学上典型的“长尾效应”:非流行市场的累加,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要赚很少的钱,但要赚很多人的钱。 互联网基因的植入,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行商坐贾的时空限制,让“赚很多人的钱”成为可能。以“信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托产品,就是这种“长尾效应”的产物:专注于那些口袋并不丰满的草根阶层,制定个性化、有特色、小利润的“非典型”信托产品,最终开启一个广阔的新信托空间。 互联网是海,有海一样巨大的信息量;互联网是风,任何信息都会被瞬间淹没。“粘性”就成了互联网企业最核心的价值目标,互联网信托自然也不例外。 以高搜易的金融社交布局为例,其APP“高手帮”,在提供网络记账、云端存储等基础功能外,还增加了自媒体等社交应用,形成了一个由众多理财高手和理财用户互助共赢的生态圈,通过金融垂直社交,实现个性化产品的推荐与撮合。 在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今天,人们更加依赖于熟人推荐和口碑效应。在搜索和推荐之间,人们更愿意相信后者。以“信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托,正是基于熟人社交关系裂变而成的一种强粘性理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