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民生支出只增不减折射“共享发展”决心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6-01-27 16:10:00
正在召开的中国东北各省“两会”上,民生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东北老工业基地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虽然财政收入增幅减缓,但民生支出却只增不减。 在以汽车、石化工业见长的吉林省,经济增速减缓,财政支出收紧,但有关民众切身利益的就业、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支出却在不断提高。 “看似反常,其实不然。”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政说,“政府对民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民众的生活、就业水平并未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太大影响。” 记者近日走访吉林省的“低保”群体也得到了类似反馈。家住长春市的82岁老人王玉卜,每个月能拿到510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低保金年年涨,两年前还是400元。”王玉卜说,现在每个月交20多元就能住上这个40多平米的廉租房,房里大约有20摄氏度,相当暖和。没搬来之前,他住的平房在冬天只有零摄氏度左右,屋里的水隔夜都会微微结冻。 在中央政府振兴政策带动下,东北主动适应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制定政策引导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同时保证民生支出只增不减。 吉林省省长蒋超良26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5年,吉林省有27.2万人脱离贫困线,城镇、乡村最低保障标准分别比上年提高8.3%、9.2%。 辽宁省省长陈求发近日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2015年,辽宁省城乡低保标准平均提高10%,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23.9万套。 “这样的提升很不容易。”吉林省人大代表杜敏说。不易之处在于,受制于经济下行,老工业基地的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而养老、保障房、就业等项目都需要大量“真金白银”。 过去一年,很多东北城市财政收入增幅放缓,但尽量把有限的财政资源投入到民生建设中。沈阳、大连、延边等地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都超过七成。不少地方还控制压缩政府一般性支出,以保障民生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吸引企业投入民生建设。 有学者认为,民生支出的增长折射出东北老工业基地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决心。在吉林,政府提前面向市民征求意见,让群众“点菜”,每年的民生行动计划都会确定上百项具体的民生实事。 辽宁提出,要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盘活各领域“沉睡”资金,把“零钱”变“整钱”,统筹用于重点领域,优先保障民生支出。 黑龙江计划在2016年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民生互为因果,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也将更有底气。”李政说。(记者姚湜段续)
下一篇:机构论市:绝地反击或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