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进粮食价格机制改革 让粮价回归市场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01-28 20:50:01
中新社北京1月28日电 (记者 丁栋)针对中国农产品结构性过剩、部分品种库存过高、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改革完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28日在北京表示,将对玉米等供求矛盾突出的农产品实行价格形成机制、补贴政策以及收储制度改革,总的原则是补贴与价格分离,价格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回归到合理的水平。 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陈锡文介绍说,中国2007年开始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通过制定收储价格、政府进行补贴的方式,保障农民的收入,调动了农民生产玉米的积极性,玉米增产非常快,成为中国五个粮食品种中产量最大的一个。 “由于连续多年收储价格不断提高,从2012年底开始,国际市场的玉米价格大幅度下跌,一个上涨、一个下跌,就出现了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情况,”陈锡文表示,虽然中国国内玉米产量不断增长,但是进口玉米和玉米的替代品也在不断增长,中国自己生产的玉米没有价格竞争优势,不得不进了仓库,现在玉米库存可能是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年要加快推进玉米的价格形成机制、补贴政策和收储制度改革。陈锡文表示,改革的原则思路就是坚持实行玉米价格由市场决定,同时对玉米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补贴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价格和补贴分离的办法。“采取这种办法,农民会根据市场供求来决定种多少、按什么价格卖。” 他同时称,中央政府已经在一些重要的农产品上开始实行这种改革,比如2014年新疆的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实行了目标价格的改革制度,2015年长江流域实行了油菜籽价格和收储制度的改革,同年又明确提出了对玉米临时收储价格的调整。 对于三大主粮中的小麦和大米,“一号文件”提出,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陈锡文表示,小麦和大米是主要口粮,这两个品种就目前来说,按照最低价收购的政策不会改变,但是要进一步完善。 对于具体的价格机制如何决定,陈锡文表示,这里有个重大的问题,价格由市场决定,政府也必须合理地保障农民的利益,让农民获得合理的收益。“现在我们基本的考虑是,所谓市场定价,就是要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来议定这个价格水平,这个改革的具体措施还在进一步研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