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 (摄影 人民网杨波)
近日,在杭州举行的2017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互联网+”是手段,数字经济是结果,“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将创造巨大的创新机会。
数字经济体量已占GDP三成
在本次峰会上发表的《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2017)》显示, 2016 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量占到了 GDP 总量的 30.61%,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GDP增长的重要动力。
这一报告由腾讯研究院发布,其数据主要来自于腾讯社交媒体及多家互联网企业的社交大数据,共汇聚了来自腾讯、滴滴、美团点评、京东、携程等企业的“互联网+”大数据,呈现了我国目前的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据这份报告测算, 2016 年年底,全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增加 161.95 点,由此估算出 2016 年全国数字经济总体量大约为 22.77 万亿元,占 2016 年全国 GDP 总量的 30.61%。其中,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四川、山东、湖北、湖南位居“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榜单排名前十。
互联网+实体经济,落地关键在制造业
围绕“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转型,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也在大会圆桌论坛上展开脑力激荡,其中,制造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马化腾看来,“互联网+”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政务、民生、医疗等领域,更开始对零售、航空、制造等实体经济的赋能。互联网是新兴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互联网+”强调的是连接,是互联网对其他行业提升激活、创新赋能的价值迸发;而数字经济呈现的则是全面连接之后的产出和效益。
“中国非常大,讲数字经济不仅仅是代表未来的潮流,这个潮流要真正在中国落地,就要更大动员各种力量,运用数字技术来解决各种问题,解决了问题我们这个经济才能再上一个台阶。”周其仁表示,目前大家讨论“互联网+”,不仅是在概念上,更应该是在落地上。
宗庆后认为,大量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的前提,需要国内企业提升软硬件制造、装备水平,并对当前互联网公司、软件公司、硬件公司都提出了更多需求,“从硬件到软件,都应该有更多的国产能力,这是我们互联网公司、软件公司应该去提升的。”
“依靠大数据、智能制造技术,完全可以消费预测需求,说什么制造能力跟不上导致饥渴营销显然是不可能。”杨元庆说。
马化腾认为,未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企业将是拥抱“互联网+”的主体,互联网企业扮演的角色是连接与赋能。马化腾举例说:“比如,腾讯只是提供‘水、电’这种基础设施服务。这个市场上,提供的‘水、电’的也不只我们腾讯一家,还有很多家,我们当然希望腾讯做的更好,提供更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