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正在大幅增持股票资产,这被视为近期全球股市频频走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对全球18家央行官员的一份调查报告,80%的受访者称,计划增加股票的持有量;43%的受访者称,计划增持公司债;12名官员认为,低收益政府债券是央行投资转向多样化的原因。
但央行不断增持股票令投资者担心,一旦央行减少投资,是否会发生“金融事件”。
央行资金护体
美股已经连续8年走高,创造了美国历史上第二长牛市。对于美股近期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不少人归功于“特朗普行情”。但是,也不可忽视外来的神秘买家——瑞士央行(SNB)。
根据瑞士央行5月5日发布的报告,今年第一季度瑞士央行大举购买美股,持有的美股金额从2016年底的634亿美元,增至今年一季度末的804亿美元,总额再破新高,季度持股的增幅也刷新纪录。
与全球各大央行相比,瑞士央行拥有相对自由的投资空间。3月27日,瑞士央行发布的2016年度报告透露,在过去7年时间里,瑞士央行一直在大幅削减黄金资产规模,转而增购美元计价的股票和债券。
2016年,瑞士央行持有的20%左右的外币资产以证券资产形式存在,且大部分都是美国股票。从2005年首次披露此类数据以来,这些权益类资产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2.8%,债券类资产的年化投资收益率为0.7%。
有人质疑,瑞士央行为何如此肆无忌惮地购买美股?对此,瑞士央行坚决捍卫自己的活跃股票管理政策,并称:“在这个时期,股票对于维护货币储备价值,以及构建瑞士央行的股本基数贡献巨大。”
瑞士央行从炒股中获益颇多。2015年,瑞士取消瑞郎兑欧元1.20的汇率上线限制,瑞郎兑欧元升值22%,导致瑞士央行海外资产迅速贬值,损失超过233亿瑞郎。但在2016年,瑞士央行以240亿瑞郎的利润抵消了这些损失,而且利润主要来自股票投资。
除了瑞士央行,日本央行也是“炒股达人”。日本央行通常集中火力,买入股票来采取干预措施,无论是购入日经225指数成份股,还是东证指数成份股。
目前,日本央行持有接近2/3的日本股市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根据公开数据,估计日本央行凭借其购买的ETF,已跻身日经225指数约90%成份股的前十大股东之列。现在,日本央行是日本蓝筹股的主要持仓者,持仓量高于全球大型基金公司贝莱德,以及管理着逾3万亿美元基金的美国先锋集团(VanguardGroup)。
相比之下,财大气粗的美联储则不能购买股票。不过,去年9月底,美联储主席耶伦也曾表示,如果可以,且若美国经济再度陷入危机,美联储将会考虑通过购买股票与公司债来提振美国经济。不过,耶伦当时表示仍未到紧迫的时候,且目前法律禁止美联储购买企业资产。
科技股最吃香
在央行持股中,科技股最为吃香。如瑞士央行最偏爱的个股是苹果,持股从原先的1500万股,今年第一季度增至1890万股。不久前,苹果的市值创下了8000亿美金的新高。苹果在纳斯达克100指数中的权重高达12%,瑞士央行购买高权重个股,这也助推纳斯达克指数一飞冲天。
瑞士央行今年第一季度持有的美股金额为804亿美元,较去年底增长26.8%。前三大重仓股分别为苹果、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和微软,亚马逊(Amazon)和Facebook分列第六及第七位。
这些科技股巨头同样受到股神巴菲特的青睐。巴菲特在2016年投资了苹果公司并不断增持,成为其第四大股东。除看好苹果外,巴菲特在股东会上还承认,错失投资亚马逊及Google等良机。
高风险策略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高层正在大量抛售股票。投资研究机构TrimTabs的统计显示,美国企业内部人士在3月狂抛100亿美元的股票,创7年以来新高。RangerAlternative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人BradLamensdorf指出,这绝对是个负面信号,因为内部人已经认定自己的公司没有这么多价值。
全球股市频创新高之际,商品投资大师罗杰斯(JimRogers)持续看空,预言牛市迟早会终结,将出现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惨况。
但由于央行不断增持,目前股价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相反,央行凭空印钞,用这些钱买股票,导致股价严重扭曲。欧洲最大资产管理公司Amundi的中央银行资金经理巴伯利斯表示,央行越来越接受高风险策略。
美银美林策略师哈特尼特(MichaelHartnett)发布报告指出,今年1至4月,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购买的金融资产总额高达1万亿美元,换算成年化金额为3.6万亿美元,购买规模创下央行史上之最。
哈特尼特指出,今年以来,全球股债市场未受黑天鹅事件影响,年化收益率冲上两位数,各国央行造就的“流动性超新星”(货币超发)是上涨的最佳解释。有分析认为,这也是全球股市大涨的根本原因。
《华尔街日报》报道,这些央行对于投资盈亏关心较少,所以风险是次要的。而从提高回报的角度考虑,央行纷纷购入股票。
不过市场担忧,央行一旦减少投入,可能会引发“金融事件”。
2014年,花旗集团策略师马特·金计算得知,全球央行只需要每季度花费2000亿美元就可抵御市场抛售。到了2017年,德银经济学家康士坦(DominicKonstam)指出,央行1万亿美元的资产购买量还不够。
康士坦表示,未来有两个结果:要么市场资产价格下跌,要么央行被迫注入更多的流动性。但他倾向于认为,全球央行需要谨慎行事。很有可能的一种抉择是股市下跌,收益率下降,市场承认流动性不足。
央行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因为花旗的研究数据显示,央行向市场注入资产(如通过QE方式)的边际效益已经变为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