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也得到了有力的支撑。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已不容小觑。摩根士丹利在其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经济蓝皮书中指出,中国已向消费主导型经济迈出了一大步,当前已是全球大部分重要消费品的最大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全球经济也将受到相应的影响,中国经济转型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实现。
在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终于迎来了新的篇章。今年伊始,以美国和欧元区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市场出现经济复苏态势,而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市场经济也得到巩固,大宗商品价格的回温,也令巴西等大宗商品出口国长舒了一口气。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也得到了有力的支撑。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已不容小觑。
全球经济同步复苏
支撑中国经济发展
“当前,我们看到包括发达经济体市场和新兴市场在内的全球经济的同步复苏,这是自2010年以来,两个市场的国家同步实现复苏,因此,我们认为现在的经济基本面比2010年时要稳固很多。”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陈艾亚在日前的一场发布会上对记者表示,全球经济的复苏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在过去7个月中,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增长了10%,而发达经济体市场和新兴市场的投资也在经历了多年的减速后开始复苏。陈艾亚预计,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5%,相比2016年的3.1%有了很大的提高,而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进一步提高至3.6%。
除摩根士丹利外,风险评级机构穆迪也对今年全球经济的表现十分乐观。法国大选结果的出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风险,而美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造成伤害的风险也有所减弱。因此,穆迪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将加速增长,其中二十国集团经济总体的经济增速将在2017年达到3.1%。
数据显示,全球经济的同步复苏带来了更加强劲的外部需求,而全球贸易的持续改善正支持着中国出口的增长,中国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均出现普遍改善。此外,作为世界两大重要经济体,中国始终坚持自由贸易政策,而美国近期却显示出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因而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更加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美贸易摩擦担忧减弱
与中国贸易有助于提高生产率
事实上,自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其“美国优先”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论调便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关注。其中,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更是关注的焦点。“近几个月来,市场总体对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的担忧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中美两国之间较为正面的互动,比如两国领导人的峰会以及‘百日计划’。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愿意通过增加一些美国产品的进口,特别是农产品和能源的进口,来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中国愿意开放服务性行业,并且对海外的投资公司进行开放,这都将有助于缓解在制造业领域的贸易摩擦。
事实上,中美之间的贸易是相互依存的,并不如特朗普所说,中国对美国存在巨额的贸易顺差,因而严重伤害到了美国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5月2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支持“因扩大与中国的贸易而导致失去工作机会,进而采取贸易保护主义”这一观点的人,往往忽视了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好处。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中国对全球贸易的开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前,全球生产率的增长就将放缓。“发达经济体应当继续开放贸易,而不是设置新的贸易障碍。与此同时,应当采取更多措施,帮助提高工人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报告认为,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受中国贸易开放影响更大的国家和行业,其生产率增长得更快。
中国或将迈入高收入社会
转型进入高附加值制造业
在陈艾亚看来,中国将会在2027年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从目前人均GDP8000美元左右上升到13000美元左右,从而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社会。更重要的是,随着人均收入的上升,中国经济也将经历结构性的变化与发展。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测算,预计到2025年,消费占中国GDP的比重将上升至62%,投资占GDP的比重将下降至35%,由高投资转向高消费。摩根士丹利在其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经济蓝皮书中指出,中国已向消费主导型经济迈出了一大步,当前已是全球大部分重要消费品的最大市场。此外,根据预测,中国私人消费规模会在未来10年内翻番,将从2016年的4.4万亿美元上升到2030年的9.7万亿美元。
另外,蓝皮书预计,中国将继续在产业链升级方面取得进步,并成为高附加值制造业领域的强大竞争者。“中国政府正在逐渐减少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增加更多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陈艾亚表示,目前,中国出口的产品中已经有50%是高附加值产品,而且这个趋势会继续下去。
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全球经济也将受到相应的影响。蓝皮书指出,中国经济转型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实现。首先,中国国内需求偏好的转变意味着进口结构也将随之改变,从而影响到主要出口中国的国家。其次,中国制造业正在朝高端产业链发展,这将加剧处于上游产业的国家之间的竞争。与此同时,蓝皮书认为,中国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考虑到中国目前对主要大宗商品的需求约占全球的50%的情况,中国经济转型或将为大宗商品价格以及大宗商品出口国带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