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在小米公司的郑州大学招聘宣讲会上,一名自称创新部负责人的秦先生在发言时称:“如果你是日语专业的学生,那你可以走了。或者我们可以送你们去从事电影事业!”郑州大学日语专业学生认为自己遭致了歧视和侮辱,一些学生愤而离场。9月23日,该公司负责宣传的周姓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涉事员工已向学生们道歉并获得谅解,并且发布了道歉信。(9月24日 澎湃新闻网)
人生在世,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被萦绕耳边的一些所谓的“道理”和“规矩”所耳提面命,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能时不时地被一堵无形的墙所贴身围困,听着它振振有词地告诉你,“应当”如何,“必须”如何与“不准”如何。
想必许多人早就已经对此习以为常甚至不以为意了,在生活中, 在职场上,在校园里,在马路边,我们咀嚼着诸多能够让自己的内心感触到痛楚的元素,却又常常左顾右盼,瞻前顾后,生怕自己的真实情绪对周遭所谓的约定俗成有丝毫的“破坏”与影响。于是,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将自身物化在了钢筋水泥的工业化快节奏社会中,而渐渐将自我的自觉意识淹没、泯灭。
或许成人的世界就是如此,因而每一个青年在与真实社会接轨的转型阵痛中,此种南墙下的不适感与迷惘几乎不可避免,而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郑州大学的那几个日语专业的学生,在那个他们眼里本该是神圣而严肃的校园招聘会现场所遭遇到的羞辱和困扰,同样是他们直面社会的第一时间所被安排的残酷诘问。
然而,他们,看起来稚嫩可欺,而尚未在社会完全立稳脚跟的大学生,他们并没有什么在丛林法则中值得倚靠的雄厚个人资本、资源,更没有什么“我爸是李刚”式的外围援助力,他们只是大学生,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平日里朝九晚五,也曾想过些不切实际的白日梦,也曾对这个社会有过简单而又幼稚的幻想。是的,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仅此而已。
但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在我们这些仿佛对种种的无形围城有了些麻木和惯然的社会人眼里,这些蓬勃朝气的大学生们,却直截了当地向着所谓约定俗成的“不该计较”发起了属于他们的冲锋。
难道那不是区区一句“玩笑”吗?你们难道不是“玻璃心”吗?在有恶意的键盘侠和无恶意的冷漠旁观者的不屑、不解和质疑声中,这些大学生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满腔青春气息的“说不”行为,给了那些已经几乎遗忘了个人意识的情绪从何说起的社会上的人们一次印象深刻、难以磨灭的生动的“青春课”。
青春是什么?在所谓丧文化沉渣泛起的今天,在许多国家讨论“垮掉的一代”的今天,还有这样的青年,在现实大染缸所赋予的压力和生活自带的齿轮碾压下抱着毫不屈服,决不妥协的执拗精神,同与自己力量完全不对等的强大对手见招拆招。他们难道不正是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等诸先贤所力主而期待的“新青年”吗?
郑州大学的事件本身表面上只是“一句话”的风波,在茶杯里完全可以解决,但是,那“一句话”的背后所隐含着的掌握社会资源者的傲慢和现实社会中部分“为老不尊”的“上一辈人”对于年轻人的居高临下和敷衍欺压,则是任何“玩笑”式借口所无法掩盖的。因为某些人很难意识到,一个健康的社会中,年轻人是如何地需要尊重与真正的帮助、扶持,一个连明天的太阳都不能真正尊重的社会,试问它的发展前景与潜力又在何方?
因而,小米公司的道歉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它应当是一个契机,让我们可以更加深刻而又警惕地去看待我们这个社会所固有的一些顽疾。在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面世之后的三十年,不仅小米公司的秦先生,我们都应该对我们的某些自认为的“正常”进行再认识,而最合适也最正确的方式,就是像郑州大学的那几个勇敢的青年人那样,将是非曲直本身而非其他东西,放在第一位。因为我们都是人,没有哪个人,可以“理所应当”地被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