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西安拉开帷幕。
刚刚过去的2017年,对陕西来讲是意义非凡的一年:GDP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较上年增长8%、陕西自贸试验区挂牌开埠、西咸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孟菲斯”雏形初现、“一带一路”合作交流支点作用凸显……
而这些不仅仅是2018年陕西两会的热点“关键词”,更是未来若干年陕西经济发展的原生动力。
区位优势开始凸显
在GDP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陕西地方财政收入亦显著提升。据陕西省财政厅较早前公布数据,2017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06.39亿元,剔除“营改增”体制调整等不可比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1.89%,较上年加快5.88个百分点。
得益于2017年对《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工业稳增长促投资21条举措》的落实,2017年陕西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132.1亿元,同比增长17%,资产总额增加值排到了全国第5位,收入排到全国第6位。省属企业实现利润331.8亿元,同比增长81.8%,超过全国58个百分点。
2017年前11个月,全省规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80亿元,同比增长18%,增长速度位居全国第5位。实现利润增长44%,增长速度居全国第6位。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4月初,陕西自贸试验区挂牌开埠。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咨询中心主任张宝通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陕西既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同时又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是亚欧国际合作经济带上的心脏。”
实质上,在亚欧大陆合作交流上,陕西省及其省会西安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张宝通看来,这些优势是任何城市都无法替代的。
目前看来,“一带一路”合作交流支点作用开始凸显。2017年,西安咸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100万人次,成为国内第八个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的航空港口。
除此之外,2017年海航现代物流总部、京东全球物流总部等一批千亿级龙头项目在陕落地。坐落于我国地理版图中心的“中国孟菲斯”航空货运枢纽已现雏形。
对此,海航现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伟亮建议,围绕航空货运打造“五个中心”,即“国际航空货运门户枢纽中心、物流金融服务中心、全球电子产品交易展示中心、全球冷链分拨中心、全球跨境贸易产品集散中心。”
内生革新力逐步释放
面临“一带一路”倡议为陕西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陕西省内各级政府亦积极展开改革“试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2017年11月2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财税措施的意见》。以贯彻“营改增”改革为核心的诸多措施,从降低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及科技成果转化动力等方面支持省内企业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在陕西持续推进的“放管服”改革、“行政效能革命”使得省内营商环境得到大幅提升。2017年7月,李克强总理视察陕西自贸试验区杨凌片区时,对微信远程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这一创新举动表示“放管服要刻在大家心里,体现在群众的评价中。”
实质上,在陕西,革新不仅仅体现在各项规章制度上,更体现在区域发展思路的创新上。
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在城市发展规划上敢于创新。一直以来,陕西省级层面持续在推进多轴线、多中心、多组团的“大西安”建设。近年来,“西咸一体化”、“富阎一体化”均取得显著进展。
在促进省会城市西安的发展空间日益扩展,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的同时,随着宝兰高铁、西成高铁的开通,陕西关中地区向西、向南的快速通道被打通,“关中平原城市群”、“西三角”经济带的红利将在陕西叠加。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 张莹 每日经济新闻编辑 杨军
(责任编辑:刘伟 HF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