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2018年1月银监系统已开出497张罚单,罚没金额超过8.98亿元。同业、理财的违规操作、违规办理票据业务、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公司治理失范等成银行业金融机构“吃”罚单的高发“罪状”。
权威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2018年监管部门对于银行业乱象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尤其是对于大案要案将坚持依法、顶格处罚,不设上限,从而起到震慑行业的作用。另外,银监部门将进一步完善双向问责机制,严肃监管氛围。
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指出,2018年首月披露的罚单情况,进一步印证了银监部门加大处罚力度的决心。2018年合规展业、严控风险料成行业发展的“生命线”。同时,银行业专注主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步伐将提速。
首月罚没近9亿元
对于备受关注的大案要案,银监会毫不手软,引发市场强烈震动。19日,银监会披露,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该行不良贷款。银监会方面称,这是一起由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四川银监局依法对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成都分行原行长被开除、2名副行长被降级和记大过,另有195名分行中下层及以下责任人员被内部问责。
无独有偶,邮储银行武威文昌路支行原行长以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名义,违法违规套取票据资金的案件,涉案票据票面金额79亿元,非法套取挪用理财资金30亿元。27日,银监会披露该案处罚结果,涉案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被罚没2.95亿元,其中,案发机构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被罚款9050万元。银监会相关负责人透露,鉴于案件的恶劣性质,监管部门对于涉案的每一张票据都予以顶格处罚,即每单罚款50万元。
除了商业银行外,资产管理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的违规行为也难逃监管问责。比如,湖北消费金融公司因贷款资金被挪用连吃五张罚单,领罚40万元,多名直接责任人被警告;另外,长城资管广西分公司因转嫁抵押登记费、收购金融机构非不良资产等案由被广西银监局罚款7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银监会2018年开年就启动了双向问责。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天价罚单”剑指公司治理“失灵”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强调,深化银行业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银监会发布的今年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八大重点领域中,“公司治理不健全”被放在首位。
近两个月来,备受关注的“侨兴案”、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及邮储银行甘肃武威文昌路支行违规票据案中,均涉及公司治理不健全、内控严重失效的问题。比如,银监会在对邮储银行违规票据案的相关通报中指出,案发机构岗位制约机制失衡,印章、合同、账户、营业场所等管理混乱,大额异常交易监测失效,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因为票据业务基于同业信用,所以很多银行将其视作低风险业务,这个案件中,被“拉下水”的机构都是基于邮储这样的对手信用来进行交易的,对交易过程中的真实性、流转过程的核实不够,暴露出这些银行业务管理流程中很多不足。而案发主体——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则对员工管控存在问题,出现了操作性风险。“这又是一起因银行内控、流程出现纰漏导致风险的案件。虽然是个案,但也警示银行业在票据业务以及其他业务方面,要增强合规性要求,强化员工管理,同时关注交易对手的内控风险。”
违规开展同业、理财、表外业务依然是“重灾区”。比如,黑龙江银监局2018年第一张罚单就开给了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该行6只、金额54.7亿元理财产品涉嫌违规。黑龙江银监局按照过罚相当原则,依法对工行黑龙江省分行及所辖13家二级分行及责任人处以累计3400万元罚款。
另外,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也是监管打击的重点。比如,在交通银行厦门分行收到的150万元罚单中,案由之一便是违规发放土地融资;工商银行浙江分行领罚的案由就包括个人贷款资金流入股市;泉州银行厦门分行则因个人消费贷款违规流入股市被罚25万元。
主动合规成“立命之本”
银行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主动合规、完善公司治理将成为银行业的“安身立命之本”。
郭树清此前强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加强股权管理和董事会建设。要厘清股权关系,开展股东履约和依法履职情况评估,加强对股东的穿透监管,大力整治隐形股东和股权代持现象。强化董事履职评价、考核和问责,提升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专业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好监事会的作用。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银行制度,把党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结构之中。
广发证券分析师屈俊认为,监管严厉处罚违规事件佐证2018年严控金融风险、严惩金融违规的监管思路,预计2018年严监管的格局将延续,金融去杠杆的趋势将延续,银行业业务将回归存贷本源,银行业供给侧改革将挤出无效供给,金融杠杆较高的银行将面临业务和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压力。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熊园认为,监管层对金融风险加强防控,将推动银行业务回归本源。首先,未来银行一系列业务都必须符合监管规定,不能再“钻空子”;其次,这一轮金融监管的目的是让银行各方面的业务由表外回到表内,银行应从服务实体经济出发开展业务,不能脱实向虚。此外,银行应注重内涵式发展,让自身业务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