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米、豆粕、纸业到轮胎、润滑油,再到钼、稀土,乃至奶制品,这两年,几乎沿着全球大宗商品原材料的线索去股市挖掘标的,就能赚个盆满钵满。
继去年上游原材料大涨之后,近期,一轮新的涨价行情在全球范围内掀开,且更加集中于中游企业。
从2017年到今年的两轮涨价潮现象背后,是何逻辑使然?涨价潮会否继续蔓延?对投资者来说,哪些商品及股票标的具有“潜伏”机会?
两轮“涨价潮”风从何来
去年以来,大宗商品原料全面涨价掀起了多个行业的涨价潮,多行业多产品价格大幅上扬,并带动股市热点轮动。
Wind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有品种累计涨幅甚至超160%,且涨价潮由上游向中游蔓延趋势明显。仅2018年以来,就有造纸、能源化工、农产品等行业传出提价消息。
“大宗商品价格近两年走出低谷,是支撑本轮原材料价格上涨、上游企业盈利改善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表示。
例如,伦铜价格在两年前达到本轮最低点4300美元/吨附近后开始回升,当前运行在7000美元/吨左右,回升了60%以上;布伦特原油期货从两年前的30美元/桶回到目前65美元/桶附近,涨幅超过100%;铁矿石价格则从280元/吨上涨至当前550元/吨左右,期间最高一度上涨至700元/吨上方。
“即使是目前涨幅最小的橡胶,当前较两年前低点涨幅也超过30%,期间价格最高也曾达到过较低点翻倍的水平。”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全球经济复苏、中国已经产能出清的进程,使得商品市场自2016年就已经结束上一轮熊市,进入周期性牛市当中。
“2017年,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超预期增长,令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开始由差异化转向共振化,为大宗商品带来了持续支撑。同时,中国方面,在供给侧改革政策以及环保风暴的影响下,上游产业供给出现了一定的收缩,在超出市场预期的情况下,大宗商品整体表现强劲。”景川说。
在大宗商品涨势蔓延之际,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认为,从驱动来看,近期的涨价潮与去年有所不同。
“2016年-2017年期间,尽管PPI大幅反弹,大宗工业原材料大幅上涨,但CPI同比增速持续处于低位或者处于弱势,主要是上游工业原材料出厂价上涨并没有传导至下游消费品,主要原因是需求在此轮工业品价格反弹中并非处于主导作用,而是上游去产能或者减产导致的供应端收缩的作用。”程小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但近期数据显示,上述局面已出现微妙变化。
数据显示,美国1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3%,为2017年1月以来的最大升幅;中国方面,2月CPI同比增速反弹至2.9%,涨幅创2013年11月以来新高。
“从宏观层面来看,全球通胀回升势头非常明显。”程小勇解释,不过包括2018年2月CPI在内的物价指数明显上升,并非是由于需求改善,而主要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后的滞后性传导所致。
“原因在于,2016年-2017年需求恢复虽然不及供应端收缩力度,但需求也在温和复苏,由于2011年-2015年工业品价格大幅下跌,下游家电、汽车等消费品价格下跌幅度不大,所以在工业品2016年-2017年反弹中,下游消费品反弹幅度也不大。但随着2017年工业品价格大幅上涨到一定程度之后,下游消费品或耐用品成本上升下被迫提价。”程小勇表示,此轮涨价潮和物价回升相互印证,说明此轮通胀回升属于成本驱动型。
大宗商品收益率将超股市
业内人士表示,CPI数据的同比增速大幅攀升代表着下游消费品价格出现明显的反弹。
这对当前及以后的大宗商品投资有何影响?
程小勇表示,从历史上看,通胀预期到通胀回升的兑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通胀预期大幅回升的情况下,对于大宗商品而言,其对冲通胀的投资需求会很强势。这也是为什么春节前尽管下游陆续放假,但包括钢铁、煤炭和有色在内的板块却还呈现出很强抗跌性的主要原因。
“从2月份工业信贷和融资数据来看,表外融资进一步萎缩,2月新增社融1.17万亿元,较1月份大幅萎缩,剔除春节扰动因素,1-2月社融合并结算,跌破了近几年的平台,社融增速大幅回落,往往代表实体经济对资金需求降温。再考虑到存货调整(大多数工业品库存已经升至2015年底以来的新高),因此,成本驱动型的通胀正遭遇需求回落的冲击,商品可能不能用通胀回升驱动商品牛市这个逻辑来简单拟合,甚至可能会因短期经济和需求调整而反向拖累通胀预期降温。”他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评论,2月CPI数据同比增长受春节因素影响扩大,预计3月份CPI同比涨幅将有所回落。
程小勇补充道,再结合中国CPI中服务价格指数创下了2011年8月以来最大同步增速这个特征,这意味着企业成本再度面临上升的压力,涨价潮在需求端只是缓慢复苏,甚至在基建投资和地产投资增速放缓下,下游需求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下,通胀预期可能会在后面逐渐降温。
但从全球来看,景川认为,从经济运行看,全球经济的复苏在开启共振模式之后,其整体增长将继续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在各国央行货币政策逐渐退出宽松而仅仅进入紧缩时期,全球经济进入了通胀抬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大宗商品的投资通常收益率将超过股市,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商品价格底部不断抬高,将是其主要运行特征。”景川说。
股期联动“寻宝”
大宗商品涨价潮会否延续?未来大宗商品哪些板块最具多头机会?同时将对应提振哪类股票表现?
从国内来看,“由于产能出清的延后, 2018年预计国内经济将在一定程度上承压,商品总需求增速降低,但得益于基数庞大,实际需求增量部分仍然可观。在供给侧改革取得明显效果后,预计2018年将继续推进到更多产业,同时环保检查继续影响传统制造业。”景川告诉记者,从对应的投资板块来看,在黑色产业链完成洗牌后,需要关注化工、有色和农产品可能受到的类似影响。
从国际市场来看,他表示,美国税改以及将要开启的美国基建规模的推进速度等因素,也将对大宗商品市场施加影响。“换言之,全球定价的商品在今年会好于中国自主定价的商品。相应的股票也将从中受益。”
“对于未来的大宗商品表现,在3月份数据对通胀回升证伪之前,包括对冲通胀的板块贵金属、有色、原油和部分农产品可能存在一些简单的做多机会。”程小勇分析,但中期来看,通胀预期可能会因需求回落和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下经济担忧而降温。
“从投资板块来看,避险类板块,如贵金属,不管市场从通胀角度还是避险角度都存在合适的短期配置机会;但对于其他周期性板块而言,取暖季结束后,由于产能恢复和供应回升,下游涨价潮下的需求降温,这将对黑色、有色和建材等股市板块形成盈利回落的冲击,股市存在风格切换的可能。”程小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