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行业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指出,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方向,将在4G基础上增强移动互联网业务,并扩展到物联网业务,开启万物互联、深度融合、引领变革的发展新阶段。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IMT-2020(5G)推进组组长王志勤表示,5G需要构建产业生态,希望以大赛为切入点,使行业、社会将5G作为通用技术。“如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5G,已经将其上升到基础设施高度,对5G赋予了更多期望,但是具体实现需要做很多工作,要提前做好业务对接,让垂直行业介入。”
去年12月,3GPP发布了5G非独立组网标准,这也是5G的第一个可商用标准。虽然其无线网络采用了全新的技术,但依然可以使用现有的4G核心网,通过非独立组网,5G的初期部署可以在一些热点区域进行,建设速度也会比较快。
今年6月,3GPP将发布5G独立组网标准,其无线网络与核心网都将采用全新技术。王志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届时,5G应用将率先在eMBB(增强移动宽带)及uRLLC(低时延高可靠)场景实现。“对于各大运营企业来说,目前比较明确的模式依然是eMBB应用,只要有好的业务用户就会买单。”
这就意味着,5G的三大应用场景在实现过程中,优先级的设定是有区别的。例如,5G针对mMTC(海量机器通信)的应用依然在研究。“由于4G阶段的NB-IoT和eMTC也能满足一定大连接的需求,因此,对于5G大连接场景的定义会比较晚,相关标准化工作将于2018年底启动。”王志勤说。
为加快国内5G应用的发展,陈肇雄在研讨会期间建议,要加强跨域协同,创新应用,推动跨行业合作,构建开放产业生态和协同创新集群,推动5G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5G与交通、医疗、环境等公共服务领域融合应用;要加强政策支撑,服务应用,推动跨领域的标准战略合作,加快融合新兴应用领域法规制度建设,促进各领域信息资源开放利用。
陈肇雄还建议,要加强试点示范,推广应用,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形成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方法。
王志勤认为,5G是技术驱动应用的时代,移动通信设备是先导性设备,“5G网络好比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建起来后,汽车自然会多起来,但是5G应用的具体进展有待各方共同努力,孵化和培育应用也还需要一段时间。”
在5G网络建设进度上,美国与韩国比较领先,但由于美国、韩国的运营商分配的频段资源主要集中在高频段,因此非独立组网在两国获得了广泛支持。但是,王志勤表示,与国外运营商的态度不同,在综合考虑5G市场定位、频率选择以及网络建设需求后,已经有国内运营商提出将选择独立组网技术。
据王志勤透露,国内5G设备的研发和试验是一体化推进的,按照目前的规划,今年底将完成5G预商用设备研发,明年上半年完成商用设备研发;明年上半年,供手机使用的5G芯片将推出,明年下半年,第一批5G手机终端也将出现,更多丰富的5G终端则将在2020年上半年出现。
王志勤表示,根据工信部的安排,今年的任务主要是完成5G第三阶段试验。“目前已经有企业开始测试工作,但是由于独立组网标准6月才出炉,所以今年上半年参加测试的企业采用非独立组网方式的较多;但是,5G无线产品在两种组网方式下差异不大,所以不会有影响,预计2018年上半年完成室内测试,核心网测试将在2018年下半年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发布了5G中频段规划,但是就高中低不同频段而言,频段越高,为覆盖同样面积的区域,所需部署的基站越多,即使是在中频段,运营商的部署成本也非常高。
王志勤告诉记者,5G的投资会比4G高,就单个基站而言,5G基站的成本希望能控制在单个4G基站成本1.5倍以内,“但即使是1.5倍的单价,成本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因此5G既会考虑全覆盖,也肯定是在主要城市、发达地区先行部署。”
关于5G牌照的发放时间,王志勤表示,我国的3G牌照发放时间比国际晚了至少5、6年,4G晚了3年,5G时代会逐渐同步。“由于受到终端产品成熟度的制约,业内普遍预计,5G牌照发放时间在2019年底至2020年初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