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京正式发布《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为63.0,与2017年(60.6)相比有所提升,但整体发展处于基础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报告显示,互联网渠道健康险的快速发展对增强居民健康保障观念意识有所改善,但居民配置商业健康保险的意愿不足,也缺乏实际行动。其中,产品价格高、缺乏可靠信息来源、产品复杂等因素,构成了居民购买健康险的主要决策障碍。近半数受访者认为“价格太高”、近三成认为“不知道选哪个产品”、近两成选择“看不懂产品介绍”。
的确,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保险产品比同为金融产品的银行理财、债券甚至股票都更为“高冷”,保险产品种类繁多,想挑出一款适合自己的产品实属不易。好容易选择好了某一款或几款产品,想要仔细研究一下,却发现保险合同不仅厚得像书,而且文字诘屈聱牙,条款的设置、保障的标的物、赔付的条件……每一项都让消费者迷茫。
笔者曾经想给自己买一份重疾险。然而打开产品合同时,却深感无力。作为业内之士,笔者和不接触保险的人一样,看不懂合同里到底写了什么内容。特意请教了一位行业专家,他发给笔者一篇对不同公司类似产品进行详细对比的文章,点开一看,笔者更晕了。这篇文章充斥着数字和术语,没比保险产品介绍和合同好懂多少。从这件事,笔者深感,保险的复杂几乎无法用通俗的语言对产品进行解读。一直想买的重疾险,更是到今天还没买到。
笔者尚且如此,更别说是对保险行业毫无涉及的普通消费者了。重疾险价格不菲,每年的保费动辄数千元,用来买一份自己不知道具体保障哪些风险、不知道什么情况才能赔付的产品,消费者提不起购买的兴趣,不足为奇。
这个现象也可以从一定程度解释为什么投资型保险在过去十几年间发展的如此迅猛。和普通的纯消费型保险相比,这类保险产品的产品设计非常“接地气”:得病了保险公司赔钱,不得病也能享受分红,不少消费者一听说自己“稳赚不陪”,头脑一热就买了,至于具体的保障条款,并不关心。
事实上,保险行业曾经产生的一些乱象正和这种话术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消费者看不懂合同,不明白保险运作的原理,在销售人员的刻意引导下,购买了不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一旦需要赔付时却发现并不符合理赔的要求。类似的事件发生得多了,消费者对保险的印象恶化,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是行业和消费者的双输。
在保险回归保障功能的今天,消费型保险逐渐成为主流。没有了分红的诱惑,保险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依靠产品的合理设计,越是性价比高、保障范围全面的产品,越能吸引消费者。但在提升保险产品质量的同时,保险行业也应该重视消费者教育工作,加大对消费者的科普教育,让消费者了解行业都有哪些产品,自己当前最需要抵御的风险是什么,可以用哪些产品进行保障。
当前,行业涌现出一批保险经纪公司,有专业的保险经纪人为消费者进行风险评估,并从全行业所有的保险产品中进行组合和推荐,可以说,他们不生产保险,而是保险产品的“搬运工”。但通过保险经纪人的指导和服务,能够帮助消费者有效地解决保险行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种类繁多的保险产品中挑出自己需要的,并帮助解读合同中存在的种种疑问和“坑”。在这些公司的帮助下,消费者也能在一定程度解决前文提到的“不知道选哪个产品”、“看不懂产品介绍”的问题。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的保险意识正逐渐增强,保险行业迎来的发展的关键机遇。但要提高保险深度、提升社会对保险行业的认可程度,仍需要全行业为之努力,改变保险“高冷”的老面孔,让每一个普通消费者都能真正理解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