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便引入国内的自动售药机,经过多年“不温不火”的发展,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近日,宁波余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了国内首张以行政许可方式确认自动售药机经营项目的《药品经营许可证》。随着该许可证的颁发,宁波市首台24小时自动售药机正式投入使用。
此前,苏州、贵阳、郑州等城市均出台相关规定,允许具备相关资质的药品零售企业设置自动售药机销售非处方药,自动售药机的普及率有望提高。不过,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认为,目前国内自动售药机面对的仍是“有限增量”市场,尚未进入井喷期。
现阶段处于“有限增量”市场
近年来,国内自动售药机的发展或是借了政策的“东风”。2004年出台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药品零售企业须具有能够配备满足当地消费者所需药品的能力,并能保证24小时供应。彼时的自动售药机,在医药流通中尚未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不过,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的《零售药店经营服务规范》显示,提倡零售药店设置夜间服务窗口,实现24小时药品供应,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自此,药店的24小时售药服务从“强制约束”变为“提倡行为”,而自动售药机也逐渐成为解决夜间售药痛点的方案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自动售药机同样站到了“新零售”的风口上,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布局。京东将自己的“无人系列”拓展至医药零售领域,推出无人智能药柜;支付宝则推出24小时售药的“未来药店”。
此外,传统药企也将自动售药机作为其零售业务的转型“标配”。以康美药业(600518,SH)为例,其在2018年7月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投资28亿元投放5万个“智慧药柜”作为智慧药房的终端延伸服务实体,投资77亿元在全国投建15家智慧药房的城市中央药房、48家中心药房及5家卫星药房。
杨达卿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表示,自动售药机是药品流通服务体系在数字经济环境下变革的必然产物,“自动售药机目前处于投资风口期,但现阶段仍是‘有限增量’市场,尚未到达井喷期”。
究其原因,杨达卿表示,药品不同于食品、饮品等高频消费品,属于特殊商品,目前自动售药机仅允许销售占整体药品市场约15%的非处方药。此外,杨达卿认为,目前大部分自动售药机的在线支付体系尚未与医保体系打通,影响消费者使用自动售药机的积极性。而且部分非处方药的服用仍需专业医师指导,在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之前,自动售药机的推广依旧受限。
相关政策仍待进一步健全
事实上,目前的自动售药机主打“药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口号,但杨达卿认为其商业价值不止于此,“如果说现阶段自动售药机只着眼于解决‘药品配送最后一公里’,那其或是在‘伪需求’上淘金。”
杨达卿表示,自动售药机在医药配送领域仍面临较大竞争,“当前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及美团外卖等生活物流配送平台方兴未艾,自动售药机虽有落地,但不宜被过度推崇,需要审慎布局”。
杨达卿进一步表示,自动售药机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医疗市场的应用端口之一,未来或应用于智能医院,完善智能医疗甚至远程医疗服务;同时,其也可作为医药智能供应链末端与消费者的交互端口。“若是孤立地进行布局,自动售药机可能会成药品供应链条上的孤岛。”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多个城市出台了药品零售的相关政策,自动售药机的普及率有望提高。今年6月,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和宁波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和鼓励药品零售连锁创新发展的意见》,鼓励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在门店设置24小时自动售药机,采取“互联网+药品流通+医保移动支付”模式,开展直营连锁门店自动售药机销售医保非处方药试点工作。
此前,苏州、贵阳、郑州等城市均出台相关规定,允许具备相关资质的药品零售企业设置自动售药机销售非处方药。其中,2017年,泉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做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设置自动售药机的通知》,并且在泉州市中心市区药店、超市、银行、小区周边开始投入使用自动售药机。
不过,截至目前,各地对自动售药机的态度和监管政策尚不一致。对此,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自动售药机作为一种新型的药品经营模式,需要健全审批、零售资格、监管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否则将来可能会出现未经审批售药、药品过期、出现假药等乱象,不利于市民的身心健康。(记者 张潇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