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资管新规”和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地,我国资管行业格局重塑正呈现加速态势。整体来看,通道、刚兑、资金池等业务较多的机构规模持续下降,如信托计划、券商资管、基金专户、期货资管,而主动管理业务较多的公募、私募基金受到冲击,银行理财也受到影响。
中国证券报、中国财富研究院、星石投资日前联合编著的《2018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报告:回归本源与对外开放,大资管时代再启航》(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资管总规模约124.03万亿元,规模较上一年有所回落。
根据资管新规要求,银行资管业务的过渡期将延长至2020年年底,给予金融机构充足的调整和转型时间。对过渡期结束后仍未到期的非标等存量资产也作出妥善安排,引导金融机构转回资产负债表内,确保市场稳定。
不过,1月银行理财未见回升,收益持续跌至4.31%。普益标准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月,415家银行共发行了10041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发行银行增加7家,产品发行量增加1809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31%,较上期下降0.05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因主动管理业务较多被业内普遍看好的保险资管,1月也出现了明显下滑。2月19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披露2019年1月产品注册数据。记者梳理发现,当月,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共注册各类资产管理产品18项,合计注册规模282.70亿元,同比下降42.58%。
资管新规对各大资管机构的影响持续发酵,按照对资产管理行业的统一监管的精神,重点在于对无法穿透风险的多层嵌套的通道类非标产品的规范,在这一原则下,以非标和通道业务为主要业务内容的各大券商资管公司、基金子公司、私募机构等公司,受到的冲击最大。据了解,部分基金子公司已经宣布撤销,相关人员部分被并入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