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周黑鸭之后,4月15日晚间,绝味食品(45.280, 0.05, 0.11%)(603517.SH)发布了2018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3.68亿元,同比增幅在13%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4亿元,相较于2017年5.02亿元,增幅在28%左右。
对此,绝味食品方面在公告中指出,公司在国内市场按照既定策略进行推进,销售收入和净利润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门店数量增长也按计划完成。
不过,2018年,绝味食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4.85亿元,同比降幅在25%以上;而2016年和2017年,绝味食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都在同比增长之中。
资料显示,绝味食品专注于休闲卤制食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通过“以直营连锁为引导、加盟连锁为主体”的方式进行标准化的门店运营管理。
数据显示,2018年,绝味食品旗下卤制食品销售、加盟商管理和其他业务,分别贡献营业收入约为42.13亿、0.53亿和0.13亿元,同比增幅各在13%、14%和190%左右。
尽管绝味食品三大业务贡献的营业收入都在同比增长,但是,毛利率“清一色”都在下滑,降幅各为1.3个、0.74个和13.13个百分点。
基于此,2018年,绝味食品主营业务毛利率也出现了下滑,其在公告中给出的解释则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
据悉,绝味食品的产品原材料占其主营业务成本80%以上,其中鸭脖、鸭掌、鸭锁骨、鸭肠、鸭翅等约占原材料采购总额的50%左右,因此上述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将影响绝味食品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
近年来,受到上游养殖成本增加、环保趋严、通货膨胀等影响,山东、江苏主产区的原材料供给量和价格出现一定波动。
对此,绝味食品方面提醒投资者,若未来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而公司不能及时将材料成本的变动影响消化或转移至下游客户,可能会增加发行人生产成本,对发行人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无独有偶!
周黑鸭方面也在2018年业绩报告中透露,2018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同时由于行业供需关系紧张以及门店网络和产能不断扩展,公司面临原材料成本、租金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巨大压力。
目前,绝味食品采取以“直营连锁为引导、加盟连锁为主体”的销售模式,截至2018年末,绝味食品在全国共开设了9915家门店(不含港澳台)。
公告显示,2018年,绝味食品加盟门店的数量增长较为迅速,主营业务收入90%以上来源于加盟渠道的产品销售。
绝味食品方面指出,公司销售网络的覆盖率和门店数量居于市场领先地位,销售网络已成为公司重要的竞争优势,为公司未来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绝味食品仰仗加盟门店不同,周黑鸭则主要依靠直营门店发展,不过,与绝味食品收入和净利双增不同,周黑鸭则是收入和净利双降。
3月27日晚间,周黑鸭发布2018年年度业绩报告,实现收益32.1亿元,同比下降1%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5.4亿元,同比降幅在29%以上。
在3月28日上午举行的2018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周黑鸭行政总裁郝立晓表示,为了满足顾客多样化的产品需求,周黑鸭不断丰富产品组合,专注于年轻化的创新产品。
截至2018年底,周黑鸭自营门店总数达到1288间,相比2017年净增261间,覆盖全国17个省份及直辖市的90个城市。周黑鸭尤其加大了华北地区的门店布局,新开89间门店,进一步提升区域渗透率。
“周黑鸭依靠直营门店发展,在扩张速度上肯定不如依赖加盟店的绝味食品,不过,一旦运作成熟,盈利能力会更好,”一位长期聚焦食品饮料行业的证券从业人士告诉《五谷财经》,以2018年为例,在净利率上,周黑鸭就略优于绝味食品,而且,周黑鸭单店贡献的收入和净利也远超绝味食品,“绝味食品门店接近1万家了,未来增长空间有限,但是,周黑鸭的直营门店只有1000多家,发展潜力巨大,所以几年之后,周黑鸭的收入和净利可能都会超过绝味食品。”
据了解,受益于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市场规模扩大、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的行业集中度提升等,我国休闲卤制食品行业下游空间广阔且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呈现集中趋势。
行业内领先企业在产品的品牌定位、渠道覆盖能力、产品组合和定价方面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使得龙头企业面对的消费者层级、区域皆有所区别,不同模式在当前的发展阶段能够共生并存。
绝味食品方面透露,2019年,公司发展已进入了新的时期,万店时代即将到来,站在新起点上,全力打造一流的特色美食平台,公司将继续加大连锁网络拓展与新品研发,夯实产品质量,多渠道全面发力,不断巩固提升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五谷财经五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