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加一份保障”的理念普及,促使健康险市场规模扩容、创新提速。健康险产品如何选?一旦发生疾病,又该怎么赔?
近年来,健康险市场呈现快速成长态势,并展现出可观的发展空间。银保监会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5448亿元,较上年增长近四分之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2020年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有望超万亿元。
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健康险市场创新也显著提速。在各种着眼细分市场和多元化需求的创新产品中,针对抗癌药物费用保障的特药险成为热点之一。
继平安养老、泰康人寿、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等多家机构推出特药险之后,腾讯旗下保险平台“微保”近日联合泰康在线及上药集团旗下镁信健康,推出提供抗癌特药供药保障和服务的“药神保·抗癌特药保障计划”。
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的快速发展,各种靶向药、免疫用药的出现给癌症患者带来希望。但与此同时,高昂的药价往往令患者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尽管相关部门采取了减税降价、将部分抗癌药物纳入医保药品目录等多种手段,仍难以真正解决“购药贵、购药难”的问题。
微保首席执行官刘家明表示,健康人群投保特药险,可避免罹患癌症后抗癌药“吃不起、吃不上、吃不久”的痛点。具备互联网基因的“普惠型”特药险产品,有望为更多人构筑低成本、高杠杆的抗癌“风险屏障”。
上海市保险学会秘书长赵雷认为,特药险等健康险新产品的出现,表明保险行业正通过持续创新精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折射着保险产品功能从经济补偿向风险管理进化的趋势。
形形色色的健康险,究竟该如何选?上海市银保监局近日就此作出消费提示:认清产品性质,了解费用补偿与定额给付差异。
按照上海市银保监局的提示,常见的健康保险产品主要有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分别以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发生和医疗行为发生作为给付条件。疾病保险通常为定额给付。医疗保险分为定额给付型和费用补偿型。费用补偿型保险产品的投保人,若同一笔治疗费用已通过社保、新农合或其他保险公司等第三方获得补偿,则不可重复获得已补偿部分。消费者在投保此类产品时,应对自身已有的医疗保险保障有全面认识,进行理性选择,避免投保过剩。
一旦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支出,如何理赔?上述消费提示提醒,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理赔时,需要依据医院出具的医疗费用发票确定损失金额。一旦某项理赔材料或单证缺失,可能无法正常获得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