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陷入增资困局、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而无法进行正常经营的新光海航人寿(原名),在过去9个月里,迎来了一系列重要变局。
先是去年10月份,银保监会终于批复了该公司已计划多年的变更股东及注册资本行动,顺利增资了7.5亿元。今年6月份,新光海航人寿又相继公布了新华保险原董事长万峰将担任该公司董事长职务、公司正式更名为鼎诚人寿(以下均用该名称)及目前已解除公司增设分支机构及开展新业务的监管措施。
公开资料显示,鼎诚人寿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外资险企,在未变更股东之前,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集团)及台湾新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光人寿)各持有鼎诚人寿50%的股份。而目前,新光人寿则是鼎诚人寿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25%。
记者注意到,变更股东、增资方案获批及相关监管措施解除后,鼎诚人寿重新进入赛道,而万峰掌舵,将如何带领该公司破局也引人关注。截至2018年年末,鼎诚人寿的保费收入还不足1亿元,仅有9263.96万元,其去年年报也显示,公司亏损了0.79亿元。
几年时光蹉跎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鼎诚人寿又该如何展开新业务?
近日,新京报记者针对这些业内关注的问题,采访了鼎诚人寿相关负责人,并获得了回复。该负责人表示,万峰董事长提出,公司要牢牢把握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健康、医疗改革发展机遇,专注寿险业务经营,服务中等收入群体。并顺应寿险业的发展趋势和回归本源的监管导向,坚持续期拉动模式,实现价值稳定成长。
增资历时四年终获批海航全身而退
6月21日,鼎诚人寿官网发布公告称,今年6月5日,经中国银保监会决定,解除了公司增设分支机构及开展新业务的监管措施。
这也就意味着,至今已持续四、五年的监管措施,正式失效。实际上,此前受制于鼎诚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低的原因,原保监会分别于2014年3月11日、2015年11月23日,对该公司作出了暂停增设分支机构及停止开展新业务的监管措施。
2015年年末,鼎诚人寿曾针对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进行了相关说明,公司方面表示,偿付能力不足的原因为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增长,导致对资本金需求不断增大,除此之外,并未受其他因素影响。
实际上,自2014年起,鼎诚人寿就已计划通过增资的方式,来提高偿付能力。但彼时,公司两大股东——海航集团、新光人寿在增资方面的步调并不一致。
从鼎诚人寿发布的上述说明也可以发现这一情况。说明称,公司董事会已于2014年5月15日决议增资5亿元,满足公司未来的发展需要。而2014年6月,新光人寿已将2.5亿元增资款项拨款至公司账户,海航集团则因故未能如期履约缴纳增资款。
随后,鼎诚人寿又通过引进新股东的方式,多次调整了增资方案,直到2018年下半年,相关增资方案才获得银保监会的批复。
2018年10月10日,银保监会官网显示,批准海航集团将其持有鼎诚人寿38%的股份转让给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另外12%的股份,则转让给上海冠浦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
同时,新光人寿也将其持有鼎诚人寿15%的股份转让给深圳市柏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并将10%的股份转让给深圳市国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至此,海航集团完全退出了鼎诚人寿。
此外,相关增资计划也获批,鼎诚人寿此次总增资额达到了7.5亿元,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至12.5亿元,由公司变更后的股东认购。
经过股东变更及增资后,目前,新光人寿仍持有鼎诚人寿25%股份,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柏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则分别持股20%,并列第二大股东。
鼎诚人寿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也显示,2018年四季度,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622.47%,今年一季度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则为604.5%,已达到监管的要求。此前,鼎诚人寿的偿付能力甚至为负值,例如其2017年四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中就显示,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至-446.49%。
保险老将万峰掌舵,带来新华保险转型烙印
经历增资完成、改名、监管措施解除后的鼎诚人寿,开始谋求新一轮发展,近期更是大量地招兵买马,储备人才。
新京报记者在其官网的人才招聘一栏就发现,6月21日,鼎诚人寿同时发布了45个岗位的招聘信息,其中包括核保管理团队负责人、服务规划团队负责人、客户服务团队负责人以及系统开发工程师、网络运维工程师等多个职位。
鼎诚人寿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解释称,自2015年公司暂停增设分支机构和停止开展新业务以来,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此次公司招聘多个新岗位员工,引进大量人才,不仅是公司复业工作对人才的需求,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也是做好公司今后业务经营及客户服务等工作的人才保障。
最引人关注的是,上市险企新华保险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万峰因个人年龄原因,辞去新华保险一切职务后,又转战鼎诚人寿。根据鼎诚人寿6月份发布的消息显示,万峰已于5月30日获批出任公司董事长一职。
万峰可谓保险业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公开资料显示,万峰1982年即进入保险业,曾先后供职于中国人保、太平人寿、中国人寿等大型老牌险企,并担任重要职位,例如他曾担任中国人寿总裁等职务。2016年,万峰担任新华保险董事长一职,并亲自主导了新华保险业务结构转型,他注重发展长期期交业务,发展保障型产品,发力塑造期交和续期拉动业务发展的模式。
如今,万峰再次在鼎诚人寿开始职业生涯的新征程,将如何带领该公司破局是公众比较关注的一大问题。要知道,由于前些年,鼎诚人寿受到暂停增设分支机构及停止开展新业务的监管措施,错过了保险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过去几年,鼎诚人寿的保费收入连续下滑,由2014年的2.37亿元下滑至2018年的9263.96万元。
鼎诚人寿历年年报显示,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亏损,近五年(2014年~2018年),亏损额分别达1.08亿元、0.82亿元、0.99亿元、0.88亿元及0.79亿元。2019年一季度,其净利润则为-0.13亿元。
现如今的保险市场与四五年前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市场入局者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激烈;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的普及,也深远地影响着保险业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鼎诚人寿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寿险市场,鼎诚人寿将聚焦保险保障产品,重点发展健康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一般寿险和意外伤害业务。采取品牌产品策略,在健康、医疗和养老领域,培育品牌产品。同时,坚持续期拉动发展模式,依靠期交和续期保费稳定增长,拉动整体业务持续健康发展。“遵循重点城市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轨迹,优先发展人口大量聚集、经济发展较好、人均收入较高的大中城市,以期形成极点发展效应,逐步扩大自身经营地域范围。”
同时,该负责人还表示,万峰董事长提出,公司要牢牢把握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健康、医疗改革发展机遇,专注寿险业务经营,服务中等收入群体。并坚持续期拉动模式,实现价值稳定成长。
由此看出,万峰此前运用在新华保险上的转型理念,在鼎诚人寿也有明显体现。但也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很容易发现,两家险企的业务基础、组织架构实际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相似的战略是否能在鼎诚人寿也发挥较好作用,还有待市场的考验。”
股权变更后股东关系如何协调?
值得关注的是,即便股东变更及增资后,新光人寿在鼎诚人寿的持股比例已经从50%下降到25%,但鼎诚人寿从性质上看仍是一家外资险企。
一般而言,外资险企容易出现中资股东与外资股东经营理念不符合,双方相互扯皮,最后导致公司正常经营发展受耽误的情况。此前由于新光人寿及海航集团这两方股东的战略不同,增资步伐不一致,因此导致偿付能力不足,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去年,鼎诚人寿增资获批,深圳市柏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冠浦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等多家新股东入局,其中,一些股东还有房地产产业的背景,鼎诚人寿如何避免股东经营理念不合的情况再次出现?
针对这一问题,鼎诚人寿相关负责人也回复称,公司股东一致认为,保险行业大有可为、发展前景广大。该负责人还表示,自合作伊始,公司各家股东对于寿险公司发展规律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同时,将回归本源、合规经营、稳健增长作为公司发展策略。
新京报记者潘亦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