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神奇凉茶”的凉茶铺
为全力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广州警方以空前力度重拳惩治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为营造良好食品安全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刑事保护。昨日通报,今年上半年,广州警方共破获食品犯罪案件125宗,依法刑事拘留276人,逮捕218人。
“减肥”零食竟然
加了致泻化学物质
近年来,一些所谓的健康无添加的减肥产品受到社会爱美人士的热烈追捧,众多减肥产品以日常零食为载体,大肆宣称具有较好的减肥功效,但实际上是一些不良商家在食品中非法添加了一些致泻类化学物质,通过致泻达到减肥目的,消费者食用后会产生严重腹泻等不良状况。
今年初,广州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通过市场巡查,发现保健品市场上十分流行的一类宣传食用后能清肠排便从而达到减肥效果的青梅、玫瑰茄等果脯、蜜饯类食品,可能添加国家禁止添加的非食品原料。
侦查员按照侦查经验,分析认为该食品可能添加了“酚酞”“西布曲明”等常见致泻类违法添加成分,但经检测后发现并无上述物质。为进一步确认这些蜜饯、果脯类食品是否合法合规,是否确实对人体无害,侦查员对该产品的买家、市场的客户进行走访调查。消费者反映,在服用少量该产品后,即出现明显甚至严重的腹泻状况。而在这款产品注明的配料表中,却没有任何一项具有强效致泻效果的成分。
侦查员将样品带到相关药检部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送检样品中分别含有双醋酚丁、脱乙酰比沙可啶(比沙可啶的衍生物)两种具有通便导泻作用的化学物质,人食用过量会对人体器官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导致死亡。此外,这两种成分必须经过人工合成进行添加。
然而,一个核心的法律难题出现了:双醋酚丁、脱乙酰比沙可啶两种物质并非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食品禁用物质,难以认定为刑事犯罪进行打击。侦查员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依法邀请广州市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食品安全库的多名行业权威专家进行集中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双醋酚丁、脱乙酰比沙可啶对人体危害巨大,违法添加双醋酚丁、脱乙酰比沙可啶这两种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属于“有毒、有害食品”。
捣毁3家生产加工地下工厂
食药环侦支队立即组织展开全面调查,迅速确定了问题食品的加工工厂、仓库、办公室、档口等多个地点的确切位置及该团伙行为规律。4月26日,食药环侦支队组织警力对涉案公司开展突击抓捕,分别在白云区棠景街机场路附近及江高镇“广州酵×生物科技公司”控制丁某、杨某等15名涉案人员,扣押“曼曼轻”酵素青梅、“恋瘦”酵素玫瑰茄、“恋瘦”酵素葡萄柚、“恋瘦”辣木叶酵素粉、“恋瘦”综合果蔬酵素粉成品等产品共计45万包,涉案金额达500多万元。
6月18日,在广东省公安厅的指挥协调下,广州警方调集警力赴省外捣毁向“广州酵×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有毒、有害食品半成品的生产加工厂2家,控制员工近百人,抓获该两家加工厂老板邓某、张某,现场缴获青梅、玫瑰茄等果脯、蜜饯类有毒、有害食品共30余吨,经初步统计,其累计销售金额5000余万元。
目前,上述4名工厂老板丁某、杨某、邓某、张某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凉茶瓶底惊现药物颗粒残留
凉茶,对于很多在广州生活和工作的人来说,就像老火汤和美食一样,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上火了,喝凉茶;喉咙痛,喝凉茶;感冒了,也要喝凉茶!不少街坊信奉“大病找医生,小病喝凉茶”,甚至将之作为夏天解暑饮品,觉得凉茶是用中草药熬制而成,多喝无妨。殊不知,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利,竟罔顾顾客的健康,在凉茶里违法添加非正规渠道购入的西药,让顾客误以为其“特效”凉茶有治病功效。
今年1月,海珠警方接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移送的群众举报线索:在海珠区西滘大街的“桂×凉茶”凉茶铺购买了1瓶装凉茶饮用后,竟在瓶底发现有白色和黄色颗粒,怀疑凉茶内加入了药品,担心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海珠警方迅速联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 “桂×凉茶”凉茶铺开展现场抽样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该凉茶铺出售的凉茶中含有布洛芬、水杨酸等西药,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定。但对于上述检测结果,凉茶铺经营者封某非但不承认有违法添加药品的行为,而且还提出了行政复议。
地毯式摸查锁定“加料”凉茶铺
海珠警方迅速对“桂×凉茶”等上述城中村地区的凉茶店展开全面摸底侦查,收集固定相关证据。
经过连续多日侦查,民警发现了上述地区的一些凉茶店经营者在倒装凉茶过程中的一些特殊举动:当店员将装好的瓶装凉茶递给顾客时,如果顾客向其提出想买见效快、疗效好的“特效”凉茶时,店员就会将这瓶凉茶拿进店铺里间。约1分钟后,店员会再拿出这瓶凉茶,递给顾客,并称“这就是特效凉茶,包你喝了什么病痛都没有”。
经检测机构检验,这些“特效”凉茶中均含有西药成分。摸查行动中,警方先后发现“桂×凉茶”等5间凉茶店和药店均存在向凉茶内违法添加药物的行为。
在充分掌握了上述凉茶铺和药店违法添加药物的证据后,海珠警方迅速联合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于4月17日展开联合执法,并邀请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一起,对位于南洲辖内的5间凉茶店、药店展开联合执法,现场查获其通过非法渠道购入的药品一批,抓获封某、陈某、杨某等经营者和店主8名。
一锅普通凉茶功效全靠加“料”
经审查,封某等嫌疑人交代了其向凉茶内违法添加药品进行销售的事实。
嫌疑人陈某交代,其在城中村内经营的药店也同时出售凉茶。在附近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现咽喉、肠胃不适或感冒发烧之类的症状时,为图省事,往往会到其店铺购买凉茶饮用,以缓解身体不适。为了增加收入,陈某在其售卖的止咳茶和感冒茶中分别添加了红霉素和扑尔敏,以使凉茶功效明显,见效快。陈某还将其凉茶命名为“神奇止咳凉茶”“特效感冒茶”。虽然陈某具有职业医师资质,但他对凉茶中添加药品的剂量却十分随意,从不称量,有时甚至混合添加多种药物。由于担心有顾客饮用“加料”凉茶过量而引起不适,陈某在售卖时非常谨慎,往往每次只卖给顾客1瓶凉茶,并让对方有需要再来购买。
本案另一嫌疑人杨某供述,其每天在店内熬制凉茶后,会将事先磨成粉状的药品放在隐蔽之处。杨某只有小学文化,完全不懂医术,针对顾客出现的不同病症,他只是将不同的药品添加进凉茶中,便声称其凉茶可以治疗不同病症。其售出的“加料”凉茶每瓶可卖到8元,利润率在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