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后滑坡活动性多久能恢复到震前水平?强震对山区地貌演化会有怎样影响?中外科学家经过长达十年研究,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大部分强震后滑坡活动性在10年内恢复到震前水平,强震为造山运动。
这一研究成果《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链效应:规律、机制与影响》,近日在地学领域权威期刊《地球物理学评论》上发表,研究团队由来自中国、德国、美国、荷兰、英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17位国际知名学者组成。
论文第一作者、成都理工大学研究员范宣梅介绍说,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该校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外同行一起开展了大量同震和震后地质灾害链形成演化机制与模拟预测研究。不仅追踪了汶川震后10年地质灾害链的时空演化规律,而且对比分析了包括2015年尼泊尔地震等全球范围内的十余次强震事件,提出强震地质灾害链效应的预测评价理论与方法。
据悉,这篇论文总结了强震地质灾害链最新研究进展。科研人员还通过对全球范围内多次地震震后滑坡演化数据分析,揭示了大部分强震后滑坡活动性在10年内恢复到震前水平,恢复时间长短主要受降雨量、植被重新覆盖率等因素控制。
“像是汶川地震,震后短期内滑坡活动性激增到震前的120倍,在震后3年内快速衰减,在震后10年内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范宣梅说,这一衰减速率比我们震后初期预测的快得多。
此外,科研人员通过对包括汶川地震在内的全球范围内10次逆冲断层诱发的强震物质平衡进行分析后发现,构造抬升量都远大于滑坡方量,证实了“强震为造山运动”,驳斥了部分学者“汶川地震是剥蚀运动而非造山运动”的观点。
范宣梅说,通过对汶川地震震后物质运移规律的研究发现,震后10年被搬运到主河道的物质仅为同震滑坡物质总量的5%,其中多数以坡面泥石流和沟道泥石流的方式被运移。“换言之,绝大部分同震滑坡物质仍停留在山区内,并逐渐稳定变成地貌的一部分”。(记者吴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