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银行的内生盈利动力正遭受挑战,该行去年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同比大涨24.3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正常类贷款转向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在加大
《投资时报》研究员 金丽
有全国闻名的“快乐大本营”和快乐家族,长沙银行(601577.SZ)以“快乐银行”的自定义区隔于同业也就不足为奇。不过,这家诞生22年的上市城商行近期却未见得“快乐”。
6月26日,湖南省纪委监委官网公布,根据长沙市委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经查,长沙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孟钢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长沙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长沙银行当晚发布公告称,已对相关工作进行妥善安排,目前各项经营活动开展正常,上述事项不会对该行日常经营管理和长远稳定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这一时点多少有些微妙——距离其登陆资本市场一周年庆正好相差约两个月。2018年9月26日,长沙银行上市,由此成为湖南省首家A股上市银行、A股第28家上市银行;同时,亦是第103家A股上市湘企。
虽然上市尚不足一年,但当初以7.99元/股发行3.42亿股所募集的27.34亿元却已有些力不能逮。《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长沙银行IPO融资的主要用途是补充该行核心资本,提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资本充足率。但从《投资时报》根据Wind资讯数据对32家上市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的统计及分析结果看,截至2019年3月底,长沙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已降至9.28%,仅高出最低监管要求0.78个百分点,在A股上市银行中与民生银行一起,排名垫底。
有意思的是,长沙银行IPO时本意发行10亿股,但在IPO前一个月却紧急缩水66%,最终致使融资额减少了52.57亿元。或为弥补不足,该行上市不到一个季度,就已开始筹划发行优先股事宜。今年5月,其60亿元优先股发行计划获监管部门审批通过,有望于年内完成。
在盈利能力方面,长沙银行虽然对外报喜,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增长,但内生盈利动力已显疲态。从数据可见,2018年各项盈利能力指标多有下滑,资产质量方面更是不容乐观,逾期贷款全面攀升,仅需要进行重组的贷款大增28.06亿元,不良贷款在双升的前提下,未来继续增加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长沙银行上市首日股价曾较发行价上升44.06%,之后又涨至12.45元/股最高点。截至7月19日收盘,其9.1元/股的价格已回落27%。
长沙银行的资本饥渴症将持续多久,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状况是否能够得到改善?针对投资者关切的一些问题,《投资时报》研究员向该行发送沟通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落马”的副行长
孟钢是长沙银行的“老人”了。
根据官方资料,他出生于1970年5月,湖南炎陵人,在高学历者云集的金融圈,其函授本科学历略显暗淡。孟钢的工作履历也较为普通,曾先后供职于农业银行长沙分行、湘银实验银行。从支行行长一步步升任总行副行长,孟钢在长沙银行足足供职18年。
具体来看,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孟钢任长沙市商业银行(长沙银行前身)湘银支行行长;2005年10月至2014年10月,任长沙银行汇丰支行行长;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任长沙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2015年8月至事发前,任长沙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目前,长沙银行有一位行长、五位副行长。
孟钢升任副行长后,薪酬基本稳定在百万之上。根据长沙银行年报信息,其2015年刚升任至副行长当年税前薪酬为61.77万元,2016年、2017年、2018年孟钢从该行获得的税前报酬分别为130.38万元、133.1万元、132.97万元。2015年与后来几年差距较大主要原因应该是孟2015年头8个月仍是按部门总经理级别计算薪酬。
“资本饥渴症”
IPO还不足一个季度,长沙银行即着手推进再融资计划,这种资本“饥渴症”在新上市银行中并不多见。
2018年12月10日,该行发布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000万股(含6000万股)优先股,计划融资规模不超过60亿元人民币(含60亿)。所募集资金将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支持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5月,该预案获监管批准。
根据《资本管理办法》要求,中国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5%,商业银行于2018年末前需全面达标。
《投资时报》研究员对32家A股上市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进行统计时注意到,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长沙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已从2018年底的9.55%降至9.28%,仅高出最低监管要求0.78个百分点。
更为令人关注的是,9.28%这一数据在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垫底。从相关数据可见,长沙银行与民生银行的一季度末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9.28%,二者双双成为目前A股上市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的银行。
此外,紫金银行、中信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54%、9.57%,二者分列A股上市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倒数第三、四名。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资本饥渴症”是银行的长期通病,在当前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下,风险资产蚕食资本很快。
盈利能力下滑
除去资本充足率承压之外,《投资时报》研究员在详细拆解长沙银行的各项业务数据时也留意到,该行的经营现状亦承压不小。
虽然2018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39.41亿元,同比增长14.9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4.79亿元,同比增长13.94%,但其盈利能力指标实则多数都在下滑。
数据显示,长沙银行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2018年较2017年同比下降了2.43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2.45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1.36个百分点;总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净利差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净息差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方面也不乏隐忧。
长沙银行2018年期末重组贷款较期初增加28.06亿元,占比较期初增加1.22%;逾期贷款亦全面上升,逾期1天至90天贷款较期初增加2.21亿元,逾期90天以上贷款较期初增加8.58亿元。
此外,2018年长沙银行的不良“双升”,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大幅提升16.8%。同时,其不良贷款余额26.44亿元,较年初增长7.35亿元;不良贷款率1.29%,较年初上升0.05个百分点。
贷款五级分类中,该行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损失类贷款金额均出现上升,关注类贷款在贷款总额中占比同比上升2.09个百分点,损失类贷款占比同比上升0.29个百分点。
《投资时报》研究员同时还注意到,贷款五级分类迁徙率中,长沙银行的关注类贷款迁徙率2018年末为90.87%,同比上升24.3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正常类贷款转向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加大;可疑类贷款迁徙率2018年末为17.2%,同比上升3.62个百分点,意味着不良贷款向损失类贷款转变的可能性亦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