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政策将渐次落地。《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多部门正密集谋划一揽子金融防风险新举措。其中,针对六类金融机构、中小银行风险等一批监管补短板政策酝酿出台。此外,针对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的整治也将持续升级,全国统一的金融风险监控平台正在加快建设中。
业内人士表示,全面、纵深推进金融防风险部署仍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下一步监管将进一步补齐制度短板,并针对重点领域风险进行精准处置,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过去一段时间,多个监管部门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重点工作,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已暴露的风险得到有力遏制,重点风险化解成效显著。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近两年半,银行业资产增速从过去15%左右降低到目前的8%左右,影子银行规模大幅缩减,共压缩高风险资产约14.5万亿元。
近期,多个重磅会议再次释放了金融加码防风险的信号。9月5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全国金融形势通报和工作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地方政府要有效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建立风险管控长效机制;金融管理部门要强化监管责任,稳妥化解局部性、结构性存量风险,加快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此前召开的央行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也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稳妥处置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为全面、纵深推进金融防风险工作,记者获悉,一揽子监管补短板政策正酝酿出台。其中,针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六类机构的监管办法正在制定和完善,《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等上位法也将加快出台。银保监会近日还表示,已计划对网络小额贷款实施差异化监管,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网络小额贷款监管制度和经营规则,将提高准入门槛,引入分级管理模式,以推动网络小额贷款从业机构扶优限劣、规范发展。
此外,针对部分中小银行风险,《经济参考报》记者此前从多个渠道获悉,目前相关监管部门正在酝酿制定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处置的相关文件。银保监会近日表示,目前监管部门正在会同地方政府、地方银保监局和人民银行分支行,对高风险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在摸清风险底数的情况下,制定详细的“分步走”化解方案和计划,使机构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虽然当前金融风险整体形势稳定,但一些局部性、结构性的金融风险仍然存在。从监管释放的信号来看,一些区域性风险,以及最初从局部暴露、比较涉众的风险点将是下一步金融监管的重点,比如一些区域性融资平台、互联网金融、民间借贷等。”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说。
与此同时,为构建跨行业、跨部门的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全国统一的金融风险监控平台正在加快建设中,非法金融活动整治将进一步升级。银保监会近日表示,国家非法金融活动风险防控平台加快开发建设,先行先试推进顺利,已对12个重点地区200余家高风险机构进行全面体检扫描。截至目前,超过25个地区已建或在建大数据监测平台。央行也正在推动建设统一的金融风险监控平台,加强风险信息披露和共享,加大联合惩戒力度,防止风险交叉传染,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提升金融风险整体防控水平。
地方层面也在密集谋划,加快落实金融防风险部署。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近日表示,下一步,将尽快出台山东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实施方案,针对风险高发地区开展专项风险排查整治等,另外将推进实施分类监管,强化地方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加强与驻鲁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协调配合。近日,上海黄浦区启动了全市首个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将助力区域整治各类金融乱象和构建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监管制度这几年一直在补短板,包括监管真空、监管重叠问题等,不过,当前很多金融业态还是混业发展的,相互关联比较强,加强监管的统一和协调是下一步监管补短板的重要内容,包括监管机构的协调、监管制度的协调、中央与地方监管权限的协调等,这些都是比较核心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说。(记者 汪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