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大学生“献智”上海新地标
始建于1998年的全国“网红”景点——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世纪广场要改建了!从8月21日开始,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长三角四地的32支大学生团队,对这处老旧、利用率较低的场所进行调研、重新设计,他们的目标是把世纪广场打造成为南京东路上、乃至整个上海滩的新地标。
世纪广场地处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的核心位置,它一头连接着商铺林立的时尚都市,另一头则连着久负盛名的南京东路外滩。它位于南京东路至外滩沿线的中段,是游客游览南京路步行街的必经之地。
但它的现状与它所处的“核心地段”实在不太匹配。它本是南京路上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处休憩广场,但无论是上海人,还是初到南京路步行街游览的游客,几乎都觉察不到它的存在。
如今的世纪广场,外围被几家咖啡馆、小吃店“包裹”,内里只有一个老式的舞台,舞台两侧有两块LED屏幕,舞台前方是一个大型广场,或者说是“空地”。
这里本该具有疏散人流、供游客小憩的重要功能,但如今,因为有小店环绕,游客很难走进去一探究竟。偶尔有人七拐八绕地走了进去,也几乎找不到驻足的理由——没啥值得拍照留念的地方,没啥东西可买。
这么好的地段、这么大的空间,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8月,团上海市委联合苏浙皖三省团委共同举办“筑梦上海 青春畅想”长三角大学生上海地标设计大赛,闹市中的“荒地”世纪广场成为设计对象。
“方案会不会被采纳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大家通过亲身参与,认识到这种公共空间文化、城市文化的重要性,这才是题中之义。”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20年前曾担任南京路步行街设计组组长,此次将担任大赛咨询评审委员会总顾问,他表示,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步行街,步行街实际已经成为城市空间品质的一个标准,是复兴城市中心区的良策。
同济大学的“都市之心”团队把整个世纪广场同周边商场打通,造出了一个位于二层的连廊。行人可以从车库、步行街、商场等地进入连廊,又可以从不同的出口回到一层。一楼有“I LOVE SH(我爱上海)”拍照打卡雕塑,有可以让孩子们随进随出的无围栏喷泉,有免费的露天电影,还有很多上海原创的文创小店。
“广场上可以举办街舞大赛、KTV大赛,原本冷清的商场二楼商铺也可以被带动起来。”“都市之心”团队成员梅梦月和伙伴们在世纪广场周边进行了充分调研,他们发现,二层连廊可以有效解决周边商场二层商铺利用率、人流疏导等难题。
浙江万里学院的“思艺于匠”团队从吴冠中的《梯田》画中汲取灵感,试图把世纪广场打造成一处都市森林里的“梯田”。舞台层层叠叠,既有室内商场,又有室外玩耍空间,还有一个巨大的圆形天窗可供游客“打卡”。
上海师范大学的“左脚设计”团队更是提出了“城市之眼”的大胆设想,他们建议在世纪广场与南京东路的交汇位置设置一个全息影像的大屏幕,实时反映外滩、城隍庙、静安寺等地实景,让公众可以随时掌握各个景点的讯息。大屏幕上方,是一条全透明的空中走廊,这里就是“城市之眼”。如果建成,人们在“城市之眼”可以看到外滩、南京路、甚至黄浦江对岸的陆家嘴。
“不只是世纪广场,整个南京路步行街目前都存在以下问题:没地方拍照、规划不明晰、电车通行不安全。”“左脚设计”团队负责人彭俊恺甚至有个大胆设想,把南京东路的电车轨道架空到二层,每一次电车到站都直接停在沿街商场的二楼。
据悉,本次大赛决赛将产生大赛四强团队,晋级“巅峰之战”项目展示活动。上海市民可以通过公众投票从八强团队中选出最喜爱的设计作品,“复活”一支团队,与四强团队共同参加“巅峰之战”。全程体现公众参与城市建设,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有效探索。
在南京路步行街竣工20周年之际,四地团组织将共同举行大赛“巅峰之战”作品展示活动,以青年之“智”,塑造凝聚城市品格的世界性地标,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贡献智慧。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