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调整交易结算模式后,深交所近日发布《关于暂免收取上市基金相关费用的通知》(下称“通知”),对ETF相关费用进行减免。在相关政策利好下,公募基金持续通过降费和产品创新加大ETF布局。公募产品人士敏锐指出,目前主流宽基和热门行业ETF竞争态势已相对饱和。未来,加大主动管理与差异化策略(如Smart Beta的多因子策略等)才是新一轮赛道抢占的方向。
根据《通知》指出,为降低市场成本、促进基金市场发展,深交所决定于9月12日起暂免收取ETF上市初费、流动性服务商为上市基金提供流动性服务产生的交易单元流量费。同时,自2020年1月1日起,深交所则暂免收取ETF上市月费。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ETF的上市初费和上市月费属于固定费用范围,与基金资产直接相关,目前每只产品上市初费和上市月费分别为3万元和5000元。据该人士估算,若1亿元规模的ETF在深交所上市,包括前述两项费用在内,其首年固定费用支出将可减少9万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在深交所上市的ETF规模为1102.55亿元。这意味着,深交所此举将惠及到千亿基金。
“近年来,随着市场有效性和稳定性不断提高,ETF产品作为便捷的指数化投资工具,凭借其高透明性、低费率的成本特征,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且逐渐成为全球投资者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前海开源基金量化投资部副总监陶曙斌对记者指出,除了上述暂免初费政策外,今年以来深交所还出台了针对ETF交易结算模式等方面的重大举措,这些将进一步提升场内交易量,有效激发ETF的市场活力。记者获悉,在今年8月23日,深交所曾发文指出,拟将该所ETF的交易结算模式由T+1DVP调整为A股模式。调整后,资金交收时间仍为T+1日,但ETF份额交收时间将由T+1日提前至T日。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ETF的规模增长是1490亿元。而截至2019年9月17日,今年以来ETF的总规模已增长1407.11亿元。同时,2019年以来新成立的ETF产品已达40只,目前处于审批流程中的产品则约有200只。
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市场上共有180只股票型ETF。180只产品今年以来的算术平均收益率为24.18%,平均收益超越基准收益1.99个百分点,且与比去年同期的平均回报-18.99%形成鲜明对比。
前海开源基金产品部负责人郭磊对记者指出,当前,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通过降费和产品创新来积极抢占ETF赛道。但郭磊认为,目前市场上跟踪主流宽基指数和热门行业指数的ETF产品的竞争态势已相对饱和。在未来竞争方面,郭磊认为主动管理与差异化策略是重要方向。
招商深证TMT50ETF基金经理苏燕青对记者指出,当前国内Smart Beta ETF发展已在起步阶段,截至9月9日的规模占到了整个ETF市场的3.19%。从具体策略类分类看,基本面和红利ETF的规模分别为62.30亿元和40.62亿元,而运用多因子策略(主要包括红利低波、动量成长、低波蓝筹等策略)的ETF总规模也已达到26.40亿元。
苏燕青表示,投资者选择ETF产品时,除了关注ETF本身的申赎及交易规则外,还要依据自身投资目标或投资策略选择相应产品,如关注底层资产的投资价值和波动性等,才能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