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9日讯(记者袁勇)千百年来,在我国边疆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世代沿袭着居无定所、刀耕火种、采集渔猎的丛林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他们被称为“直过民族”。拉祜族便是这样一个民族,他们中的近一半人口,聚居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2016年6月,华能集团与云南省政府签订《帮扶云南省拉祜族、佤族脱贫攻坚合作协议》,计划从2016年至2019年每年投入5亿元,4年共20亿元,由华能澜沧江公司具体实施,帮扶云南澜沧、沧源、耿马、双江四县的拉祜族、佤族聚居区两个“直过民族”脱贫。
通过三年的帮扶,沧源、耿马、双江三县已脱贫摘帽。截止今年上半年,华能集团已向澜沧县拨付11亿元扶贫资金,全力帮扶澜沧县“直过民族”脱贫,力争今年实现脱贫摘帽。
借着华能送来的“脱贫东风”,深山里的拉祜族人,开始了奋起直追。
澜沧县勐朗镇大平掌村马鞍山组是一个典型的拉祜族村寨,也是大平掌村最偏僻最落后的村寨,共有农户45户170人,全部为拉祜族建档立卡贫困户。
近日,记者一行人驱车一个多小时,从澜沧县城来到马鞍山组。车到村口,身着整洁民族服饰的村民们开始载歌载舞,欢迎大家。
勐朗镇党委书记钟正华告诉记者:“不要小看他们的欢迎仪式,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大的改变。就在前几年,村里如果来了生人,他们还都躲在家里不愿意出来。”
对深山里的拉祜族贫困群众来说,数千年不变的生存方式造就了他们闭塞的生活文化,也导致了外面的发展与繁荣一直与他们无关。这里居住的拉祜族人,普遍文化程度极低,以前靠栽种玉米、山谷为生,偶尔采摘菌类、野菜裹腹。他们住在草窝棚、竹笆房里,四面透风,陋室无物。没通公路时,不少村里人甚至没见过汽车,有些人一辈子没走出过寨子。
2017年,华能投资648万元,帮助马鞍山组进行示范村建设,效果立竿见影。如今的马鞍山组,玉米地、甘蔗地、柠檬园里硕果累累,一排排、一栋栋依山而建的白墙青瓦房错落有致,宽敞平整的水泥路延伸至每家每户,太阳能路灯让黑夜的山寨也亮了起来,小汽车、面包车、拖拉机、摩托车沿路随处可见……村民们的脸上告别了迷茫,写满了喜悦。
走进村民胡生家的院子,水泥地面光滑平整,院子外有竹编围栏的蔬菜地,客厅里,常见的家具家电一应俱全。
“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大房子,房子里还有专门的厨房和厕所。”胡生说,“安居工程不仅让乡亲们有新房子住,还在村里盖了文化活动室,村民们再也不成天躺着晒太阳了。我们打心底感谢党,感谢华能对我们的帮助。”
除了物质扶持,华能还注重帮助当地村民提升文明素养。在华能的帮扶下,村寨开设了“幸福超市”,每月开展文明打分和环境红黑榜评比,分数高的农户可以在“幸福超市”用分数兑换商品。潜移默化中,当地村民的认知不断发生改变,文明程度逐渐提升。
胡生说:“现在寨子实现了人畜分离,村民也懂得了卫生责任划分,自觉维护村容村貌整治,过去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已经很少了。”
文明认知水平得到提升的村民也开始重视教育。如今,送孩子上学已经成了村民们的普遍选择。“这在前几年都是极为少见的,那时候,村里想找到一个读完小学的孩子都很困难。”钟正华说。
但是,要让“直过民族”彻底脱贫,还必须让他们摆脱守山望山、靠天吃饭的谋生方式,获得新的生产手段。
“村民们文化水平都很低,所以如果让他们全部走出大山谋生,难度也很大。我们必须考虑怎么让他们在山里也能脱贫。”澜沧县副县长龙德生说。
为此,华能与当地政府合作,引进了生猪养殖、特色农作物种植等产业脱贫项目。
在澜沧县,深山里良好的种植环境是村民们实现脱贫的重要资源。华能联合中国工程院和澜沧县政府,由华能集团给予资金支持,中国工程院提供技术支撑,澜沧县政府负责组织,推进“中国工程院+集团+公司+基地+贫困户”的跨界协作科技扶贫模式。
澜沧县具有森林覆盖率高、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等特点,是林下三七的理想种植区域。在澜沧县竹塘乡大塘子村、募乃村,当地推动的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基地项目已经成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动力,华能集团捐赠的资金成为基地实现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
龙德生告诉记者,在华能的帮扶下,项目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积极动员群众投劳投资,覆盖了拉祜族聚居区建档立卡户231户805人。
“以前我们主要种玉米,全年的收入不会超过5千元。”募乃村小广扎村民小组组长李小明说,“林下三七脱贫项目让我们拥有了稳定的收入,项目刚开始时,需要整理开挖土地,我们家帮公司挖了10亩土地,收入11000元。三七种下去之后,每个月还有1500元的管理费收入。”
据悉,三年来,华能集团帮扶项目已覆盖到澜沧县119个行政村、1507个村民小组、11.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有1.55万户5.71万人“直过民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经实现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