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新时尚,但在另外一个场所,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这里的垃圾如何处理也是市民关注的话题,这就是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到底医疗废物是如何处理的?记者来到北京天坛医院,在这里见证了一支注射器从使用到销毁前处理的过程。
注射器使用后要分两部分处理
一次性注射器是医疗机构中最常用的医疗器械之一。9月19日清晨,北京天坛医院运动障碍性疾病科护士栗亚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护士配药是日常工作之一。护士小栗拆开了一支无菌注射器的包装,拿好注射器从药瓶中抽出药物,再注入输液袋中。配药过程完成,这支一次性注射器结束了它的使命,它的“身份”从医疗器械变为医疗废物。
生活垃圾要分类,在医疗废物处理领域,早早就普及了这种“新时尚”。小栗使用过的这支注射器,个头儿不大,但却分属于两种类型的医疗废物。“这是针头,非常锋利,属于损伤性废物。”小栗拔下针头投放在一个塑料盒子中,这个盒子是专门用来收集损伤性废物的利器盒,里面不仅有各种针头,还有刀片、玻璃片等。塑料制成的针筒则属于感染性废物,小栗将它投入到黄色的医疗废物桶。在针筒进入黄桶前,小栗多了一个“掰”的动作,这就是“注射器毁形”。“彻底毁掉注射器针筒就是防止医疗废物流通到社会,被再次使用,避免造成疾病传播。”小栗说。
医疗废物必须走专用通道
这支废弃注射器的针头和针筒分离后,在各自的临时中转箱内安静地等待着转运人员的到来。上午10时,专门运输医疗废物的转运员来到了运动障碍性疾病科,针头和针筒被转运到黄色的“医疗废物专用转运箱”,随后坐上了黄色“专车”——医疗废物转运车,沿着医院医务、院感和总务部门审核的医疗废物的专用路线,最大限度地避开患者,乘坐污物专用电梯,抵达院内的医疗废物暂存站。此时,北京天坛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员崔金晓师傅穿着防护服,戴着帽子和护目镜,正在对医疗废物进行装箱处理。
在北京天坛医院,一天产生的医疗废物达1.5吨。医疗废物转运员在病房和门诊巡回,每天分别在上下午统一回收医疗废物。天坛医院总务与规划建设处副处长刘立喜说,按照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规定,医疗废物可以在医院内暂存48小时,目前,天坛医院的医疗废物当天就会离开医院。
暂存站设有消毒设备
中午时分,这支注射器的针头和针筒已经来到了医院内的医疗废物暂存站。在这里,针头和针筒分别从各自“小房子”搬进各自的“大房子”。别看这里是“暂存站”,但环境整洁,还配备有紫外线灯等消毒设备。暂存站里摆放着一只只黄色的大箱子,就是不同类型医疗废物在医院的最后一站。其中,一只黄色的大箱子旁,墙壁上贴着“损伤性废物”,崔金晓师傅将针头和其他尖锐的医疗废物投入到这只箱子,随后将箱子密封好。针筒则和其他感染性废物一起进入到“感染性废物”的大箱子中。当天夜间,它们被转运到集中消纳点按照各自的类型进行消纳。
刘立喜说,医疗废物必须由生态环境部门审批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处置,北京天坛医院在通过审批的三家机构中选择了一家。“所有的医疗废物处理过程,全程可追溯。”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消纳方式不同,刘立喜介绍说,感染性废物的处理方式是高温焚烧; 损伤性废物将在高温焚烧毁形并检测无毒后进行掩埋。
在国家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印发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医疗废物共分为五类。不管是哪一类医疗废物,它们都像这支注射器一样,在使用之后严格按照流程消纳。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