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内有不少朋友正在囤积名牌球鞋,有的发烧友不惜重金求购。本以为炒鞋子是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岂料这都是骗子的套路,南京一名大学生中招被骗38万元。
新闻事件
今年8月中旬,南京市公安局接到一名大学生卢某的报警,他表示:“我是一名狂热的球鞋收藏发烧友,今年3月份,一名自称姓秦的陌生人主动加我微信,说自己是卖限量版球鞋的,供货实力很强。”
随后,卢某被拉进了一个所谓的限量版球鞋销售交流群。在微信群里,卢某发现有很多和他一样热衷于收藏限量版球鞋的网友向秦某购买球鞋。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卢某发现群里很多购买球鞋的网友都收到了货,并且经过鉴定确认是正品,卢某便放下了戒备之心。
此后,卢某开始频繁向秦某购买各类限量版球鞋,价格从五六千元至一两万元不等。短短3个月内,卢某先后向秦某账户汇款38万余元用来购买各类潮流品牌球鞋。
卢某称,最初购买的10双球鞋到货后,其余的订单迟迟未见发货。一开始联系秦某,对方以海关检查等理由搪塞,再联系秦某时,发现已被对方拉黑,情急之下,报警求助。
案件分析
南京警方表示,参与行业的人是越来越多,鱼龙混杂,其中不罕有人打着“正品保障”口号,以“鉴品为真”证书一本正经地销售假鞋,看到这家货相对便宜,有那么多的“证书”保障,再来一剂“消费者回馈意见”的猛药,一些发烧友就按捺不住自己的钱包了。一些卖家甚至反其道而行,抓住消费者便宜没好货的心理恶意抬高价格,让消费者仿佛有了一层保障,却没想最终还是掉入了陷阱,花高价钱买了一双假鞋。
一些骗子套路极深,拥有强大的“水军”后援团,再由这些“水军”组成若干“炒鞋”群,群里每天都在发布“炒鞋”拿货成功“新讯息”,以此对新入群的“小白”进行洗脑。当消费者想购买球鞋时,他们往往会推给你“靠谱”的供鞋商,并以所谓的“凭证”、“海外拿货”、“限量版上涨空间”等承诺作为诱饵引诱买家下单付款。
民警支招
南京警方介绍,其实“炒鞋”本质上就是一种饥饿营销,饥饿营销的背后总是充满着套路,有推波助澜的“庄家”、有风口浪尖捞油水的“散户”、有套路高深的“骗子”、有不懂装懂最后反被骗的“萌新”。
警方呼吁广大消费者应当理性消费,让商品真正回归价值本身,“鞋穿不炒”,泡沫最终都会消散,擦亮眼睛,及时止损才是最终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