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由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10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在部分经济指标回落,经济出现下行压力情况下,有记者提问,为何10月份失业率能做到不升反降?同时,针对10月CPI同比上涨3.8%,有记者提问是否涨幅过大?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一一解析。
四点原因推动失业率下降
刘爱华表示,关于城镇调查失业率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持续下降的原因,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样的。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
首先,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带来的一个增量的效应。今年前三季度GDP仍然保持了6.2%的中高速增长。据我们以往的测算来看,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概带动就业在两百万左右。实际上,我们6.2%的增速应该能够带动1100万到1200万之间的就业总量。
第二个是结构调整的因素。这些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在巩固,相对工业来讲,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更强。到2018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经上升到52.2%,每年都在提升,所以产业结构的变动是重要的因素。
第三个原因,目前支持灵活就业的新业态越来越多。而且近些年来,我们对创业创新的政策激励也越来越多,所以灵活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
第四个原因,稳就业政策的作用。今年我们把就业优先政策放在宏观政策层面,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促进就业工作,这个效应也是在持续显现的,尤其是对解决重点群体的就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从9月份的5.2%下降到5.1%,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在逐步好转。10月份,20-24岁之间的大专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以上,所以对整体下降0.1个百分点贡献非常大。
所以,经济总量扩张的因素,结构调整的因素,创业创新的作用和稳就业政策持续发挥效应的作用,这四方面是目前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形势仍然保持稳定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CPI仍属温和上涨
此外,针对记者提出的近期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和CPI走势问题,刘爱华表示,10月的物价大家都非常关注,10月份CPI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8个百分点。怎么看待3.8%?应该说,当前物价上涨继续呈现了结构性上涨的特征。就CPI整体而言,主要是食品价格带动的,10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5.5%,带动CPI上涨3.05个百分点,对CPI贡献率达到了80%。
而另一个结构性特征,就是在食品内部同样呈现了结构性特征。在食品中,上涨最快的是猪肉,猪肉价格10月份上涨了101.3%,对CPI整体带动接近64%,贡献率达到了近三分之二,所以说猪肉价格是很主要的带动因素。但是其他食品的价格,包括粮油价格是比较稳定的,前期涨幅比较大的鲜果鲜菜,因为入秋之后,整体气候比较好,供应相对充足,所以进入10月之后同比价格都是在下降的。
因此从整体上来看,10月份的核心CPI只有1.5%,与上个月是持平的。从1-10月份看,核心CPI是1.7%,与前三季度也是持平的。而且1-10月份CPI同比上涨2.6%,仍然控制在年初预期目标之内。所以,整体CPI还是处于温和上涨态势。
针对大众都比较关心的猪肉价格走势,刘爱华表示,从猪肉目前的状况来看,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恢复生猪生产工作,最近采取了多种措施保供稳价,采取多种方式增加猪肉供应,及时启动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的机制,加大对困难群众的生活补贴,保证困难群众生活不受影响。随着恢复生猪生产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落实落地,生猪产能会逐步恢复,猪肉价格将会逐步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