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日(11月14日)发布了最新一期经济数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但同时受到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以及国内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矛盾叠加的影响,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仍然比较多。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昨日表示,当前应做好政策协调联动,增强经济发展韧性,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促进就业稳定增长,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努力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为明年经济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要点1
1-10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在新闻发布会上,刘爱华介绍了1-10月份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三次产业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今年总体形势比较好;工业增速与前三季度是持平的;服务业来看,1-10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也与前三季度持平。
第二,国内需求稳步扩大。从零售来看,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1%,与前三季度基本持平。从投资来看,投资增速目前大体稳定。
第三,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从就业看,前10个月城镇新增就业已经完成1193万,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的预期目标。从物价来看,1-10月CPI同比上涨2.6%,仍然在年初预定的3%左右的预期目标内。
第四,外贸外资有所改善。10月份出口比上月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从上个月同比下降转为10月份的增长2.1%。
刘爱华指出,从判断宏观经济常用的四个方面,即增长、就业、物价以及国际收支来看,总体上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指标仍然运行在合理区间内。
要点2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率不降反升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提前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
针对外界对于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就业率反而提升的疑问,刘爱华从四个方面解释背后的逻辑。她表示,首先,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带来增量的效应。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为6.2%。据以往测算,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概带动就业在两百万左右。所以,6.2%的增速应该能带动1100万到1200万的就业总量。
其次是结构调整的因素,这些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在巩固,相对工业来讲,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更强。到2018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经上升到52.2%,所以产业结构的变动是重要的因素。
另外,目前我国支持灵活就业的新业态越来越多。近些年来,我国对创业创新的政策激励也越来越多,所以灵活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
最后,稳就业政策在发挥作用,今年我国把就业优先政策放在宏观政策层面,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到5.1%,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在逐步好转。
要点3
未来经济走势“长期有基础,短期有支撑”
针对10月份中国部分经济数据增速放缓,显示出下行压力的现象,刘爱华昨日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如何看未来经济走势?一句话就是,‘长期有基础,短期有支撑’。”
她指出,从长期看,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目前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体系逐渐完备,人力资源非常丰富,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也在培育壮大。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国经济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同时也拥有蓬勃的活力。
从短期看,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仍然有非常多的支撑。首先是我国消费潜力持续释放。近两年国家统计局做的服务消费测算显示,前10个月,服务消费额也是持续在10%以上的增速,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
她同时指出,今年以来,针对国际经贸增长放缓的态势,我国采取了大量的政策措施推进贸易多元化和贸易便利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外资方面,我国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大引资力度,今年前三季度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5%,这是在全球资本流动规模萎缩的情况下实现的6.5%,说明中国继续是外资看好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