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报道,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几个招商引资进来的先进项目,被当地政府以环保督察之名强行停工,其中一建材公司投资近4000万元的招商引资项目运行不到一年就夭折了。
隆德县环保部门称,关闭这些企业是贯彻落实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措施之一。然而,实际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贯彻落实环保督查相关文件只对渝河水质提出了治理目标,并未要求“一刀切”关闭这些不涉及河流污染的企业。隆德县的做法导致当地环保建材产业全线萎缩,营商环境全面恶化。
招商的时候千好万好,不出几年政府对企业的态度就出现“变脸”,全然不顾当初的承诺,不理企业的生死。“像这样的招商引资方式让人感到后怕。”先拒绝为相关企业办理证照续期,随后送达《通知》将其关停取缔,这是典型的乱作为。不仅如此,既不对各企业的特殊性进行具体客观分析,也不考虑各企业停止生产经营后所导致的负债增加、无法兑现农民工工资等问题,更没有打算对企业进行赔偿或补偿,而是一刀切地将企业一关了之,这样的治理能力和方式令人堪忧。
近日也有另一则来自宁夏邻省——甘肃的新闻同样让人感到寒心。一投资者到甘肃省迭部县以年租金2万元的价格,从政府手中租了108亩地投资养猪。投资人在项目建设中发现,其一次性交齐10年租期的同一块地居然已被出租3次。陷入土地出租乱局的投资人,多年来四处申诉无果,千万投资化为泡影。
上述新闻,可为近年民营经济发展不振的脚注。由上述事例可见,一些地方政府或出于一己私利,或对于政策的理解能力不足,或管理能力不够,乱作为导致乱象丛生,极大损害了企业利益,并由此带来营商环境恶化。信心和预期是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企业家拿出真金白银创办企业,肯定期待得到回报,而一旦“感觉不妙”,他们就会用脚投票。
恰在昨天,有媒体分析了几个经济运行数据,通过这些分析,民营经济在最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可见一斑。分析援引的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国企、外企、民企的利润的净资产化率一直相对平稳,自2015年始,民企的利润净资产化率呈下降趋向。2018年,民企创造了1.71万亿利润,但当年净资产净减少了1.704万亿,利润的净资产化率接近负的百分之百。分析表明,这意味着民企“不仅把当年的利润全部抽离了生产环节,还把几乎等额当年利润的往年利润,也抽离了生产环节”。去年11月1日,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举行,向各界传达了发展民营经济的明确信号,其中“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说法,旨在为民营企业服下“放心丸”“安心丹”。时至今日,一年过去,民营经济发展仍需加油。
民营经济发展何以至此,需要各方查找原因。由民营企业的发展史以及上述报道可见,民营经济可在夹缝中生长壮大,但唯不能在折腾中续命成长。过去40年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以令世人惊叹的经济绩效为显著标志的。而这个绩效中,最显著者之一,也莫过于民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活力。停止、制止乱作为,民营经济才能有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