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行将落幕。
这一年,消费金融行业一方面面临严监管压力持续升级,对消费金融行业合规要求越来越严,一大批非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面临洗牌;另一方面,中信、平安、小米等巨头持续入场,市场存量竞争激烈,加之多头借贷整体上升,消费金融行业放贷规模和增速放缓。
记者注意到,为扩大业务规模获取充裕资本,2019年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纷纷通过股东增资、发行ABS等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加码金融科技,在服务好公司本身业务的同时,进行科技输出。
业内人士认为,在现行政策导向下,历尽大浪淘沙后的市场,是否持牌经营和能否应用科技手段降低成本以及做好风险隔离,将成为机构能否长久活下去的主要因素。
巨头相继入场
近年来,消费金融行业高速增长,吸引各方资本的目光,巨头相继入局。
2019年是中国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诞生的第10个年头,这类公司以不吸收公众存款、小额分散为原则,是给中国境内居民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金融服务的非银机构。
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经过10年发展,截至2019年9月底,中国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达到24家,资产规模4938亿元,贷款余额4604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亿人次。
事实上,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有望持续扩容。上述2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就包括2019年7月新开业的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中国中信有限公司、中信信托和金蝶软件组建。
除了中信这种巨头,百度、新浪、小米和平安等巨头也陆续入场。今年5月和6月,百度和新浪分别通过旗下子公司相继成为哈银消费金融和包银消费金融的第二大股东。
今年11月26日,重庆银保监局同意重庆农商行参股设立小米消费金融公司,这意味着,小米集团也加入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序列。
值得一提的是,险资巨头中国平安集团也爆出筹建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消息,并已获得银保监会同意。
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作为刺激消费“血液”的消费金融也在政策鼓励范围内,加上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背景,入股或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巨头不少都与消费场景对接,有着庞大的流量优势,消费金融行业未来有望迎来更多巨头入场。
业绩明显分化
这一年,消费金融行业内的公司业绩如何?记者注意到,随着消费金融行业告别野蛮生长,陆续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行业内公司业绩分化也愈发明显。
其中,业务规模靠前的头部公司整体业绩增速有所放缓,捷信消费金融2018年上半年亏损,今年实现扭亏;招联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简称“马上金融”)整体业绩稳健,但同比增速已经大幅放缓;兴业消费金融借助兴业银行开始发力;在场景和资源具备优势的中邮消费金融和海尔消费金融呈现较高业绩增速;而锦程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和杭银消费金融由于开业晚、基数低出现高增长。此外,也有类似华融消费金融等出现亏损。
在行业环境变化之下,成熟展业多年的头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前几年爆发式增长后,随着消费金融行业逐渐回归理性,业绩增速也随之放缓。
拓宽融资渠道
由于消费金融公司本身不能像银行一样吸收公众存款,因此能获取低成本充裕的资金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竞争优势之一。
今年以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拓宽融资渠道,主要以股东持续增资和发行ABS为主。1月和2月,相继有兴业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和河北幸福消费金融完成了增资。
除了股东慷慨增资,通过发行ABS拓宽融资渠道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2019年进一步扩容。此前只有捷信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和兴业消费金融3家,今年数量翻了一倍达到6家。新增3家分别为锦程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发行的首单ABS分别达到4.53亿元、4.83亿元和20.9亿元。此外,兴业消费金融在今年9月继续发行了个人消费贷ABS,发行规模20.88亿元。
“发行ABS是消费金融公司降低融资成本、丰富融资渠道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也能够使得消费金融公司资产状况更加透明。”马上金融CEO赵国庆表示,“这是马上金融多元化资金战略中的一个里程碑,可以加快公司的资产流转,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此外,记者注意到,面对监管日趋严格和消费者共债风险持续暴露,头部消费金融公司越来越重视金融科技的投入与研发,招联消费金融和马上金融等均在2019年于科技领域收获颇丰,并对金融同业或有相关场景的公司进行科技输出。例如,马上金融为长江银行提供了移动端整体解决方案,搭建了全新的客户线上贷款申请、电子账户管理、贷后管理通道,并输出了成熟的在线客户营销解决方案。
今年12月,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2019中国金融科技上海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特色金融科技创新监管之路要坚持持牌经营的原则,只有持牌机构才能通过金融科技提供创新的金融服务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从监管的讲话和行业发展趋势而言,规范之后的消费金融市场,拥有强大科技实力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