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医疗诊断、自动驾驶、无人机、服务机器人……这些新兴科技领域的发展依托于大数据,需要依靠尽快完善大数据领域立法来实现。”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总商会副会长、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山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国内各地陆续出台保障数据安全、推动数据共享开放的地方性法规,已经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在国家层面推进大数据领域相关立法工作的条件已经日渐成熟,应加快推进大数据相关立法工作进程。(3月12日《法制日报》)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产物,大数据产业的崛起,不仅为创业创新提供了机遇,而且也为经济发展催生新的引擎和助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正如业内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大数据是名副其实的支撑社会有效运行的战略资源,对经济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不可估量。
然而,如同硬币具有两面性一样,大数据产业在崛起的初始阶段,也难免泥沙俱下。企业垄断数据现象突出、数据非法交易猖獗、数据“孤岛”林立而融合困难等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法律不健全,更是导致了大数据产业的野蛮生长。在此现实语境下,加快大数据产业立法进程,无疑更具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有力纠偏器,相比其他任何手段,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涉及诸多行业,牵一发动全身,而各行业的法治水平参差不齐,更需要法治为其护航。作为基于互联网技术风生水起的大数据,只有根植于良好的法治环境中,才有可能茁壮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释放出服务经济社会进步的强大正能量。一旦脱离法治的良好土壤,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就极有可能剑走偏锋,成为危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回顾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不难发现,尽管大数据产业的规模化效应日益凸显,但由于没有统一明确的法律对其进行规范,其野蛮生长的无序状态始终如影随形。特别是在数据的采集方面,不少企业置法律法规于不顾,只知道“为我所需”,而忽视对关乎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公民隐私相关信息的保护,甚至揣着明白装糊涂,以致给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埋下致命的隐忧,凸显了依法规范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故此,在大数据产业方兴未艾而又野蛮生长的关键节点上,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法律规范,让完善而又成体系的法律规范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撑起法治保护伞,显然已是一道必须给出答案的选题。立法部门应加快立法步伐,尽早将大数据产业发展所涉及的诸多法律规范问题作出明确界定,而不能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久拖不决,从而让法治的呵护成为大数据产业扬帆远航的坚强后盾。
一言以蔽之,大数据产业能否成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须臾离不开法治的呵护。大数据产业只有套上法律笼头,才能兴利除弊,发展得更稳、更快、更好,真正实现自身健康发展和造福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否则,大数据产业造福经济社会发展的愿景也就无法照进现实。(张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