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2019年我国最终实现了全年预期增长目标,经济有企稳反弹迹象,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表明我国经济依旧保持较强韧性,有较大回旋空间。
谈及2020年经济运行趋势,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宏观调控工具多、空间足,且在去年下半年“稳增长”措施就已提前布局,为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预计2020年我国经济仍继续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见习记者徐贝贝
突破99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符合6%至6.5%的预期目标。分季度看,2019年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四季度增长6.0%。
在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2019年我国最终实现了全年预期增长目标,经济有企稳反弹迹象,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表明我国经济依旧保持较强韧性,有较大回旋空间。
谈及2020年经济运行趋势,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宏观调控工具多、空间足,且在去年下半年“稳增长”措施就已提前布局,为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预计2020年我国经济仍继续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有速度更有质量
“在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情况下,2019年我国实现经济增长6.1%的成绩来之不易,含金量比较高。”1月17日,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在“国是论坛: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评价说。
事实上,不只是长期的高速增长,在专家看来,中国经济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表示,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经济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失业率、物价水平以及就业率这三个宏观指标“两低一高”,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表示,从GDP、就业率、通胀率以及国有企业业绩这四个角度来看,2019年全年经济形势都好于市场预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连续7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高于11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122.9%;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风险整体可控。2019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9%,符合3%左右的预期目标。虽然结构性物价上涨存在,但全年来看,CPI涨势温和。
国资委数据显示,2019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8万亿元,同比增长5.6%;累计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8万亿元,同比增长8.8%。
有利因素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中长期来看,只要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并不非常重要。实际上,业内专家对于2020年经济运行情况仍然较为乐观。其中,拥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是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的最大底气,也是最重要的支撑力量。
“2020年,我国有空间、有能力、有必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周景彤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出四个特点:非物质化、个性化、信息化、智能化,能够为经济提供中长期不竭动力。
数据显示,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6个百分点。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4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0%,其中,除汽车以外,增长9.0%。
另外,周景彤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断提高,调控经验丰富,而且工具和手段多,空间也大。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王静文表示,“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货币政策将加强逆周期调节、疏通政策传导机制,配合减税降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财政政策,增强我国经济韧性。预计2020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稳健增长。
以逆周期调节应对不确定性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政策着力点要向“稳增长”聚焦。专家提醒,2020年宏观经济运行仍存在不确定性。
“虽然现在经济景气度出现了难能可贵的回升,但还有反复的可能性,经济下行压力犹在,我们应珍惜和呵护当前经济景气度上升的势头。”周景彤说。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全球经济回暖不及预期拖累出口,金融财政严监管效应制约基建反弹,以及房地产投资增速超预期下滑,是我国未来宏观经济主要下行风险。
2020年宏观政策如何发力?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一方面,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解决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另一方面,要强化逆周期调节,把控政策力度与灵活性,熨平周期性波动。
周景彤表示,财政政策方面,2020年财政应继续把减费降税和扩大基建作为两大抓手。货币政策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继续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逆周期调节将持续发力,空间也依旧充足。”王军表示,赤字率和结构性减税有适度空间。信贷方面,对于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也将不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