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消费并不是消失了、只是延期了,待疫情结束后自然会释放。”2月24日,在国务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丛亮表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暂时的、短期的。比如2003年SARS期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最低到了4.3%,到7月份就大幅回升至9.8%。
“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2月2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上述判断,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历史经验显示,虽然疫情在短期内对消费会造成冲击,但长期影响并不显著。”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只要疫情能够快速得到控制,全年的消费将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疫情结束后,消费必然会迎来一波“报复性反弹”。
二季度将处于恢复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最终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是57.8%,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但此次疫情使得全民减少出门、居家隔离,极大地影响面对面的线下消费,包括旅游、交通、娱乐、零售、餐饮等。而据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估计,在今年1―2月,疫情对消费的总影响是1.38万亿元,等于去年总消费的5.5%。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2月20日表示,疫情对消费短期影响较大,中期影响平缓,后期逐步恢复。“从时段上看,疫情高峰对1月、2月特别是2月份影响最重,3月份消费市场有望触底企稳;预计二季度消费市场仍将处于恢复期,下半年进一步好转,受疫情影响的部分补偿性消费进一步释放。”
下一步,如何促进消费,弥补失去的两个月?“根据规律,投资和出口的恢复较为迅速和明显,而消费的恢复时间相对更长,特别是可选消费。”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王军认为,促进消费回补主要是对必选消费,可选消费的损失或减少很难回补。他建议,在今年的2―4季度,对特定行业、重点地区的特定居民,如老年群体、学龄前儿童、城市及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等,以发放消费券的形式,提振短期消费。
付一夫则认为,短期来看,应抓住疫情期间广大居民线上消费需求的井喷期,大力支持零售企业线上转型。同时着力畅通交通运输,包括打通“大动脉”与畅通“微循环”,以此来满足城市物流与居民日常所需、保证“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衔接到位。
从长期看,付一夫建议,需求端,应从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改善三线以下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供给端,要着力推动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提高,以此来实现商品质量更加优化与商品品类愈加丰富,激发消费潜力。
地方政策在路上
近日,广东佛山打响了2020年鼓励汽车消费的第一枪。今年3月1日起,消费者在佛山购买新车将获得2000元补助,汽车以旧换新可获得3000元补助。
政策鼓励的背后,是惨淡的汽车产销数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0%。自2018年7月开始,中国汽车业已经连续负增长18个月,而肺炎疫情又使汽车产业雪上加霜。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在2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鼓励各地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和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减轻疫情对汽车消费的影响。
广州、深圳也将跟进。2月21日,广东省印发《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推动有条件的地市出台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鼓励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
付一夫认为,在环保、交通拥堵等压力之下,大城市要完全放开限购政策不太现实,需要以身处三线以下城市和地区、消费升级正在提速的“下沉人群”为突破口,为他们的汽车消费提供便利和支持。
除了汽车,网络消费也是本轮促进政策的一个重点。例如,2月16日,甘肃印发《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市场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扩大“宅消费”、支持“中央厨房”消费、发展“虚拟再现”消费、推广“社区团购”消费,加快经营模式创新,促进消费升级转型。
2月15日,福州市出台《关于应对疫情促进商业消费增长的措施》,通过四条具体措施促进消费,大力发展网络消费,对线上企业实现社零总额增长给予额外奖励。2月7日,广西出台30条措施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其中包括支持餐饮和商超开展线上下单、线下“无接触”配送。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杨继瑞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当前既要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又要促进消费,就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通过线上消费,以及重构社区消费场景,改变消费习惯,形成少集中、少扎堆式的消费。“把精准化、高端化的商品,通过线上配送达到社区,这样既可以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同时也可以避免对疫情防控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