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的房价问题,成为许多人的梦魇。
许多人不了解,中国房价,特别是部分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为何一直止不住上涨的态势?其实,他们没有站在货币的视角去思考问题。
货币代表一个国家的信用。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可靠,主要看这个国家的货币是否稳定,而一个国家货币信用如何?要看这个国家央行、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是什么?
为何一个国家的信用如何,要看这个国家的银行资产呢?
我们来举个例子。
假如你向银行贷款进行投资,银行不可能说贷给你就贷给你,你得有足额的抵押物,你会选择拿你的房子作为抵押。
你把房产证抵押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借给你100万,如果你到期无法归还贷款的话,房子就归商业银行了,你的房子就成为商业银行的资产。
你从银行贷款100万,这100万相当于你的负债,但是从货币的角度来看,需要反着理解。
你给银行房子,银行给你100万,这100万只是欠条,这是货币的债务属性,证明银行欠你一套房子,如果到了还本付息的时间节点,你就可以拿着欠条要求银行给你兑换房子。
讲到这里,你可能要问,既然是银行欠你的钱,为何你还要给银行利息?
这就是牵涉到货币的第二个属性。
货币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交易工具。银行给你的既是欠条,又是一种交易工具,既然你要租用这个交易工具,自然要支付利息。
我们由此可知,货币的两个属性,一个是欠条,欠条代表着债务,一个是交易工具,交易工具代表着币值的稳定。
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发多了,价格不稳定,货币作为交易工具,价值就会大幅度下降,它的另外一个属性——债务属性就会更加凸显。
这是因为,如果一个国家发行太多的货币,就相当于发了太多的欠条,欠条多,对应的资产少,自然就会遭遇债务危机。
因此,通货膨胀本质上就是债务危机。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货币发行量适中,货币的交易工具属性就会更突出,债务属性就会下降,就不会又那么多人担心货币贬值,而慌不择路把货币兑换成资产,而更愿意持有货币交易。
因此,只有保持货币的价格稳定,才能使人们忽视货币的债务功能,更倾向于把货币放在手里,以备后期进行交易。
我们带着这个思路来评价中国货币的成色如何?
当前,央行总资产超过36万亿,而广义货币M2超过220万亿,也就是说,货币乘数在6.4倍左右。
商业银行称央行为央妈,是因为商业银行可以从“妈妈”那里获得基础货币,然后他们利用存贷机制实现货币扩张,制造大规模的信贷货币。
而央行呢?
为了防止商业银行盲目扩张信贷货币,它一般通过提高“存贷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来控制资金投放规模。
而目前的最大问题在于,货币乘数太大,商业银行制造的信贷货币太多。
那么,这些信贷货币主要去哪里了?
央行的资产主要包括美元与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而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是房地产。
由于商业银行资产比重最大的是房地产与土地,中国的货币其实就是“土地本位”货币,由此,房地产与土地就成为人民币的信用来源。
房地产或土地价格与货币挂钩,如果房地产或土地价格下跌,货币购买力没有下跌,只能说明抵押资产缩水,贷款人的违约风险就会增加,人民币信用就会受到牵连。
那么,如何维持房价稳定呢?
就得想办法让房地产与城市的优质教育权捆绑,让优质教育权为房价兜底。于是,房奴们争夺房产就意味着争夺城市生存权,优质教育权……
由此可知,中国货币是土地本位货币,更是城市生存权本位货币。
我们知道,货币既是欠条,又是有价值的市场交易工具,如果货币超发,货币贬值,就相当于国家没有那么多资产来兑付,货币的交易价值自然贬损。
货币发多了就容易贬值,大家为了防止自己的资产缩水,纷纷抛掉货币,来换取保值的东西,钱就越来越多进入房地产。
按说,房价上涨,意味着货币贬值,为何货币还能大规模扩张?
这是因为房价上涨之后,人们又把房子抵押出去换取银行贷款,银行又可以制造一波信贷货币,这波货币最终还是流向房地产,如此循环往复。
正常情况下,树长不到天上去,这种循环往复的游戏早晚玩不下去,但是在中国,房地产与教育捆绑,与城市的高品质生活捆绑,就相当于给房价兜底了,这也是中国发行那么多货币,房价仍然坚挺的原因。
但是,这种玩法终究是发挥货币的债务功能,无法持续下去,如果这样一直下去的话,早晚会崩盘。
大家拿钱买房子,并不是说明货币有交易功能,而是希望抛弃欠条换房子保值,信贷货币扩张不断提高经济杠杆,债务见顶之时,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所以,在现代经济系统中,没有比维持币值的稳定更重要。
货币价格稳定不仅要通过控制货币的数量来实现,更要控制货币的价格,货币价格越稳定,其交易工具的价值越大,负债属性越小,大家才愿意持有它,它的信用才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