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些银行保险机构风险管理仍然薄弱,部分领域问题屡查屡犯、屡禁不止,重大案件时有发生的问题,银保监会近日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要求各银保监局、各类银行,各保险公司等银行业保险机构,依法严查严处,防止乱象反弹回潮。
新旧乱象叠加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黄震教授认为,银保监会的“回头看”很有必要。自2017年大力整治银行保险业乱象以来,有的老问题还存在,如最近备受关注的四川信托多项目逾期面临违约风险。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支付方式的改变,互联网巨头进军银行业等新现象的出现,又带来一些新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贺力平说,整治金融保险乱象,问题多,影响大,加之新老问题叠加,不容马虎。为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整治乱象应成为金融监管部门当前的头等大事。
金融律师张远忠说,骗贷是老问题,但花样却不断变化。比如,某银行和债务方联手,要求不明真相的国有企业提供担保,以此骗取巨额银行贷款,让国企埋单。据张远忠介绍,近段时间,债券违约事件不断发生,表面上看只是一项违约事件,其实说明很多问题。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投资新规的施行,去杠杆不断,都使得过去没有发现的问题集中暴发。比如,过去理财产品层层嵌套,现在通过穿透式监管,有些机构的资金池混乱,理财产品以旧还新难续,致使最终违约,引起投资者不满。再如,有不少企业将从银行拿到的钱投资于股市债市,期望得到收益,但由于股市下行,债市环境发生改变,这些空转的资金难以收回,成为银行的不良贷款。
张远忠认为,之所以这些乱象不断发生,除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之外,还与监管机构的各项考核指标有关,以及监管对象与监管者之间人员互相流动的旋转门问题。“这些因素都导致地方银保监管机构对违法者难施重手,甚至纵容包庇其违规违法。”
从五方面查看
据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回头看”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查看。
首先看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各银行保险机构要承担乱象整治和内控合规建设的主体责任,“两会一层”严格履职尽职,做到深自查、真整改、严问责,将问题隐患整治到位。
其次看实体经济是否真正受益。要求落实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有效满足中小微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用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用好人民银行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和政策性银行转贷款资金,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要在符合商业可持续原则基础上主动向企业和实体经济让利,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
三看整改措施是否严实有效。银保监会要求对2017年以来乱象整治自查和监管检查发现问题逐项检视,严格落实整改。着力解决“违规在基层、根子在总部”的问题。
四看违法违规是否明显遏制。重点是对公司治理、宏观政策执行、业务经营、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等领域违法违规问题排查。采取积极措施有效解决上述领域屡查屡犯、边查边犯问题,显著压降重大案件和高级管理人员案件的发案率。
五看合规机制是否健全管用。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建立健全与业务规模、风险状况等相适应的合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覆盖总行(总公司)各部门和各分支及附属机构的全员管理制度,构建并落实清晰有效的问责机制。
紧盯地产融资
事实上,银保监会整治乱象近几年也在不断加码。据统计,自2017年开始整治乱象以来,自2017年至2019年一季度,银保监系统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1735份,罚没总计59.41亿元,罚没金额超过了之前10年的总和。自2019年以来,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等全年共作出4510张罚单。
据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以往违规违法发多领域,结合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的“六稳”和“六保”,此次“回头看”工作将聚焦十项内容重点检查。
比如,在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政策方面,重点查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是否存在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情况;是否存在不合理收费或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提高企业融资综合成本,或以通过融资政策便利获得的贷款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和发放委托贷款等进行资金“空转”套利。
在“房住不炒”政策执行方面,查表内外资金直接或变相用于土地出让金或土地储备融资;是否未严格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违规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等。
在金融扶贫政策方面,是否存在精准扶贫政策执行不力,扶贫贷款服务对象不符合要求;发放扶贫贷款附加不合理条件;违规上浮扶贫贷款利率;扶贫信贷资金被挪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