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发债突破万亿 再融资、IPO密集落地
频频出招 券商融资按下“加速键”
今年以来,券商融资的脚步有所加快。近日,多家券商披露定增、配股计划,而A股券商IPO队伍再迎扩容的同时,还有多家券商正在IPO排队候场。与此同时,券商债权融资需求依旧旺盛。Wind数据显示,年内券商发债金额突破1万亿元。业内人士指出,拓展业务或成券商融资的最大驱动力,而较好的市场行情也为其补充资本金提供了恰当的时间点。
再融资、IPO“双箭齐发”
上市券商进行权益融资“热情高涨”。对于已上市券商而言,定向增发、配股等再融资方式频繁落地。而随着中银证券、中泰证券和国联证券相继登陆A股,可以看出中小券商“奔A”速度明显加快。此外,还有部分券商IPO审核“在路上”。
8月18日晚间,招商证券发布H股配股发行结果及配股股份变动公告。公告显示,本次H股可配售股份数量为2.94亿股,募集金额为港币24.07亿元(相当于约人民币21.94亿元)。此前,招商证券同样于7月进行了A股配股发行,两轮总募集金额超过140亿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共有11家券商完成定向增发或配股,合计再融资规模超过900亿元:中信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中原证券、西南证券、第一创业完成了定增发行,实际募资额超过600亿元;招商证券、天风证券、东吴证券、国海证券、山西证券则实施了配股计划,实际募资额约为345亿元。
未来,还有一批共485亿元再融资“蓄势待发”。中信建投、南京证券、浙商证券、西部证券合计365亿元定增方案尚待实施,华安证券、红塔证券合计120亿元配股计划也在推进当中。
IPO方面,中国信达于近日发布公告称,正考虑分拆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国内一家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作为中国第一家AMC系证券公司,信达证券具有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承销与保荐资格等业务资格。目前,信达证券已就展开上市辅导过程向北京证监局递交申请。
实际上,2020年以来已有中银证券、中泰证券和国联证券3家券商完成上市,A股上市券商的数量扩大到39家。此外,分拆、借壳、引战投等多种途径同样成为券商登陆资本市场的方式。例如,湘财证券借壳哈高科上市,英大证券通过与置信电气并购重组曲线上市等。
中银香港金融研究院经济学家丁孟表示,随着资本市场回暖,券商盈利有所增长,多家券商选择在此时登陆资本市场,主要是出于对市场盈利前景的预期,而在券商板块上涨后其股价也具有吸引力。
公司债、短融发行同比均增长
与此同时,券商债权融资同样在加速进行中。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年内券商发债(证券公司债和短期融资券)突破1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403亿元增长近90%。其中,短期融资券发行量增长尤为迅猛。而发债方除南京证券、长城证券、中泰证券等中型券商外,中金公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等多家大型券商也位列其中。
具体而言,今年券商发行证券公司债规模达到4605.76亿元,相比去年的3322亿元增长38.64%。而上半年券商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已超过公司债,达到5634亿元,同比增170.74%。其中,中信证券、招商证券、银河证券等9家券商募资额均超过100亿元。
各类债券的发行也推高了券商的新增借款。8月以来,已有至少18家券商因累计新增借款达到信息披露标准而发布相关公告,多家券商新增借款已超2019年末净资产的40%。
业内人士指出,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短期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且债权融资有其特定优势。“与股权融资相比,债权融资不会摊薄公司股本。股价较低时,证券公司不愿意牺牲股权,债权融资将会成为诸多证券公司的重要选择。”申万宏源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而从利率来看,券商短融利率上半年普遍较低,最近发行的28只证券公司短融利率均值为2.20%,最高的一只为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资券,短融利率为2.68%。
拓展业务或成最大驱动力
无论是债权融资还是股权融资,今年无疑被视为券商“加码融资”的大年。背后原因究竟为何?业内人士指出,在券商业绩出现一定分化、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券商持续募集资金,有助于进一步拓展自营、经纪等重资产业务、加强市场地位的同时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较好的市场行情也为券商扩充资本金提供了良好的时机。
从各券商的定增、配股公告来看,所募集到的资金大都流向了具体业务,资本中介类业务和自有资金投资业务是券商目前加大投入的重点。此外,本轮融资的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包括金融IT投入、直投与跟投以及衍生品等创新业务的资金投入也明显增加。
业内人士指出,补充长期低成本资金,有利于券商做大资产规模,提升盈利能力。“证券行业本身是一个重资产行业,自营业务、债券业务以及融资融券等都需要一定资金作为保障,因此,有了足够的资本金才能够较好拓展业务。”桂浩明表示,另一方面,目前市场行情较好,这也是扩充资本金的好时机。
而在今年增资“补血”的证券机构中,不乏中小券商的身影。专家表示,在行业集中度日渐提升的背景下,中小券商所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充实资本、扩大发展空间,通过差异化、本地化的服务提升自身业务竞争力才是长久之计。
“中小券商近年来的发展速度要明显慢于头部券商,原因系后者在资本、人才和品牌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无论从海外市场的发展实践还是国内现状来看,证券行业集中度提升将是一个大趋势。”桂浩明表示。
而在丁孟看来,对于当前中小券商而言,比扩大规模更重要的是提升研究领域等自身业务竞争力,通过扩大规模带来的同质化竞争仍然会受到市场容量大小的限制,且需要警惕过量增资之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提升本地化服务或许可以成为中小券商所谋求的“生存之道”。桂浩明表示,“考虑到地方政府通常需要保留自己的证券机构,这些中小券商可以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提升本地化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从而培育自身差异化的优势。”(记者 罗逸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