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恢复,发展韧性继续显现。在11月15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10月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稳定,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会上介绍,10月我国市场供应能力较强,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CPI和PPI涨幅扩大引发了人们对滞胀的担忧,付凌晖回应称,这种情况是受到短期冲击因素造成的,是一种阶段性的状况。专家表示,对冲经济下行的积极因素在逐渐浮出水面,将为中长期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打下基础。
供应充足提振消费
10月,国庆假期、“双11”预售,都给消费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54亿元,同比增长4.9%,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6%,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3%。
付凌晖表示,我国的消费恢复韧性继续显现,随着经济恢复,居民购物需求持续释放。市场供应能力较强,也使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得到了保障。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9.9%和8.8%,均保持较快增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渗透,网络购物、线上消费快速发展,提升了消费的便利性,也带动了消费规模的扩大。今年前10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3.7%。
“尽管有新一轮疫情的暴发,但消费恢复受国庆假期、‘双11’预售、部分地区和商品预防性抢购以及终端物价上涨等多重因素的提振,仍有小幅反弹。”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如果考虑到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消费量和消费额,其增长则不那么明显,仅为1.9%,较上月2.5%的实际增长也有明显放缓。”
中国民生银行高级宏观研究员王静文认为,10月消费超预期好转与就业向好、收入改善有关。由于出口产业链走强,进而带动就业向好、收入增长,助力消费保持平稳。1-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升级类消费发展也呈现向好态势。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中的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34.8%和11.5%。
滞胀表象是阶段性状况
10月份,CPI和PPI涨幅均有所扩大。具体而言,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PPI同比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2.5%。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PPI和CPI剪刀差的扩大,主要源于PPI上涨过快。PPI的上涨,主要源于海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以及国内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偏紧的叠加影响,其中输入性通胀压力的影响是主导性的。此外,PPI上涨对CPI的传导自年初以来就开始了,但由于下游需求较弱,处于买方市场,上游价格对下游价格传导不畅,导致CPI涨幅温和,由此导致PPI和CPI剪刀差扩大。
“PPI和CPI剪刀差的扩大,会挤压中下游企业的利润,而大部分中小微企业主要聚集在中下游产业,将影响到这部分产业的投资、就业人员的收入和消费支出。”伍超明说。
针对人们对滞胀问题的讨论,付凌晖回应称,“总的来看,由于受到三季度疫情和汛情等因素的冲击,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和国内部分能源、原材料产品的供给偏紧,也造成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扩大,看起来好像出现了一些滞胀的表象,但是这种情况是受到短期冲击因素造成的,是一种阶段性的状况”。
付凌晖表示,从经济增长来看,随着制约经济的短期因素逐步减弱,经济恢复态势逐步显现。从10月份主要指标情况来看,生产和需求主要指标的两年平均增速,多数是有所回升的。同时,市场保供稳价的力度在加大,部分能源产品供给偏紧的状况也在逐步得到改善,这些都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从物价情况来看,尽管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还在持续,但是国内各方面加大增产增供的力度,增加对企业财政和金融的支持力度,这些都有利于降低生产价格上涨的压力,减轻PPI向CPI传导。同时,从居民消费价格来看,目前整体涨幅还是比较温和的,10月份同比上涨1.5%,核心CPI上涨1.3%。
发展质量逐步提高
在种种挑战下,今年我国全年经济运行情况将是何走势?
付凌晖认为,尽管面临一些风险挑战,但是总的看,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发展质量逐步提高的态势有望保持。从消费来看,我国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有利于居民收入的增加,提升消费能力。随着社会保障逐步完善,疫情防控形势改善,消费升级、消费模式创新的带动作用也会进一步显现。从投资来看,产业升级发展、民生投入增加、“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都有利于支撑投资的增长。
王军也表示,展望未来,作为对冲经济下行的积极因素在逐渐浮出水面,例如,随着四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以及金融部门对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的支持,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为实现双碳目标而新产生的投资,各地、各部门为落实“十四五”规划而加快投资“两新一重”项目等,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下滑的态势有望得以缓解,同时这也将为中长期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伍超明也表示,受近期疫情多点散发影响,人员聚集型行业如旅游、运输、餐饮消费等将受到一定冲击,同时海外需求趋缓,也将对出口和工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短期经济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但总体上经济有望延续弱恢复态势,其中制造业在碳达峰期间单位GDP能耗降幅边际提升的趋势下,技术改造投资有望保持高增长,基建投资也有望保持恢复性增长。
在王静文看来,考虑到冬奥会将于明年2月初召开,在此之前各地的疫情防控将会继续加码,经济可能会继续受到扰动,消费和服务业难以明显反弹。
对于下一步工作,付凌晖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加强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记者 陶凤 吕银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