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2月18日电(记者董道勇)今年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提速。从发行规模上看,1月份各省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提升明显;与此同时,专项债落地使用情况向好。
从当前情况看,财政支出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和节奏都在改善,与各地加快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的情形相呼应。专家认为,去年12月基建投资已开始加速,预计今年一季度在资金和项目更加充裕的条件下,基建投资将实现较高增速。
专项债提前批发行节奏加快 发挥对投资的拉动作用
财政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公开信息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年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金额达5745.28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专项债发力明显前置。数据显示,2021年12月,财政部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14600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表示,财政政策前置发力释放积极明确信号,对提振市场信心与助力经济稳定增长有重要作用。数据显示,今年1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占到地方债发行规模的69.3%。从新增债券资金用途看,新增专项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鼓励下,市场普遍对地方债提振基建投资持乐观态度。
“一方面,积极财政信号蓄力已久;另一方面,在对特定项目的精准支持上,财政政策的作用更大。”吴丹表示,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出击,更能起到“稳增长、保就业”的作用。
此外,在今年地方两会中,各地均明确要发挥基建投资稳经济的作用。安徽、山东、河南等多地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从年度投资规模上看,河南提出,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投资1.8万亿元;安徽计划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10%以上。
财政部部长刘昆撰文指出,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债券使用方向,重点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做深做细项目储备,合理加快使用进度,确保债券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对投资的拉动作用。
“新基建”+“老基建”协同发力 在稳增长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各地专项债发行提速之余,在投向上也具有特点。其中,部分省份的主要投资方向除铁路、公路、水利、能源、生态环境等传统基础设施外,还涵盖数据中心、充电桩、加氢站等新基建。在今年专项债的使用范围中,城市管网、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内涝治理等市政领域基础设施均由强调“新建”转向“改造”。
吴丹表示,一方面,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显现,传统基建投资增长乏力,“铁公基”等传统项目的经济拉动力已相对不足,并存在债务负担增加的风险。另一方面,新型基建项目前景乐观,对新兴产业发展有巨大推进作用。新基建项目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提振新基建投资项目将惠及诸多产业链领域,长期利好相关产业链投资,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转型升级和创造市场新需求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以四川省为例,今年成功发行首批专项债券总金额达377亿元,主要投向全省352个项目,涵盖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其中川西大数据产业园(二期)、秦巴数字经济和电子信息产业园、德阳凯州新城5G产业建设项目等项目均属于新基建范畴。
值得关注的是,2月17日,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分析人士指出,“东数西算”工程每年投资体量会达到数千亿元,对于拉动产业增长,在稳增长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债券发行利率普遍降低 优化债务结构减少到期集中兑付风险
对于今年专项债发行,市场人士表示,由于去年2、3月份专项债发行规模明显偏低,今年专项债发行明显提前。同时,与去年基建面临的缺项目情况相比,今年情况也有所好转。
一来是因为2022年项目准备时间充分;二来是在准备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已经下发,地方政府能够按照现有标准进行项目审批,以避免出现项目先上马但在施工阶段发现审验不达标,最终使得专项债资金难以完全下发的情况。
此外,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有下降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政负担,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维持了财政的可持续性。2021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为3.36%,其中专项债平均利率为3.41%,较2019、2020年均有所下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吉富星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债券发行利率有所降低,但横向对比其他主要经济体,我国的政府债券利率还是偏高,在财政处于紧平衡和部分地方财政运行困难的态势下,仍可继续探讨降低利率的可行方式。
今年,地方也采取多重措施降低发债成本。以河南省为例,今年第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首次采用利率市场化发行,并将剩余收益逐年实现的项目改为分年还本付息,更利于优化债务结构,减少到期集中兑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