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与“绿色金融”是近两年的热点话题,继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后,“双碳”被正式写入了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双碳”与“绿色金融”再一次成为了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
减碳的“立与破”无疑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与推动,绿色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也就成为了“立与破”的主要推动力量。在今年的 “两会”中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与绿色金融有关的建议和提案,在对绿色金融发展成绩肯定得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思考和政策建议。
审慎把控转型节奏,需思考“立与破”的辩证关系
“现在央行正在构建新的转型金融体系,一方面是促进风电、光电等新能源的大力发展;另外一方面是对传统的化石能源降碳改造提供资金支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金鹏辉代表说。央行创设货币政策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安排了2000亿的“真金白银”,专门对煤炭相关产业的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金鹏辉说,“有了央行这项专项再贷款,煤电企业就可以获得低成本资金来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我们测算了一下,如果全国推开,改造完成以后,每年将为国家节省煤炭四千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亿吨。”
绿色低碳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同样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实践过程中要正确把握“立与破”的辩证关系,思考如何通过金融实现绿色发展的“立破并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提出,投融资绿色低碳转型必须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的原则,合理把握转型节奏,确保安全降碳。现阶段技术路径及转型步骤尚未完全明晰,如何在投融资转型过程中处理好短期与长期、发展与减排的关系,是金融机构需要思考的问题。
构建转型金融体系,关注“立与破”过程的金融风险挑战
要实现“双碳”目标,所有行业都需要制定科学的、且兼顾发展机遇和转型风险双重要求的低碳转型路径。金融机构尤其要关注转型过程中摆脱原有路径依赖而产生的金融风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提出,气候风险引发的金融风险是一种多路径传导的复合型风险,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金融机构对气候风险的认识十分有限,主动识别和应对气候风险的手段不足。另外,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既要有效帮助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又要稳妥防范转型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两者的权衡给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带来了新的挑战。
参会代表也提出了对绿色金融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
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
近三年来,人民银行、发改委、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部门发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绿色金融重要标准,系列绿色金融标注的施行有助于规范市场主体绿色投融资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实现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但目前绿色金融标准存在一定差异,覆盖范围有限。
全国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建议加快推进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统一化,以让投资者了解项目或产品是否真正“绿色”,从而更有效引导绿色投向。同时明确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关系,避免造成混乱。在国际方面,建议借助香港接轨国际绿色金融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原行长周振海认为,应健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修订绿色产业目录、绿色信贷标准等,保证充分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拓展绿色金融标准覆盖范围,根据需求导向,加快推进一批急用标准的先行制定,如金融机构碳核算、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产品、绿色租赁等绿色金融标准的制定。
加强碳金融产品体系创新,发挥碳金融的功能
作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正式启动,目前第一个履约周期已经顺利收官。根据国外成熟经验,碳市场建设过程是一个需要逐渐发展完善的较长过程,碳金融在碳交易的发展中提供了主要发展动能,因此在我国未来碳市场的建设过程中,加强碳金融产品体系创新,引入更多金融机构等有参与意愿的交易主体,充分发挥碳金融的各项功能是碳市场建设绕不开的话题。
王景武表示,衍生品交易是碳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以欧盟碳市场为例,其碳期货交易额占比可达90%以上。未来,碳期货、碳远期等碳金融产品有望逐步进入碳市场,提供价格发现、增强市场流动性、风险控制等重要功能,这将为金融机构发展碳金融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目前碳交易市场存在流动性不足,机构参与者不足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永林表示,目前碳市场在非临近履约时段交易清淡,日均交易量仅维持在数百吨左右,数据质量控制也存在一定漏洞。对于流动性和活跃度不足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建议,应将石化、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有序纳入交易主体以改善市场活跃度。同时,建议参考成熟碳市场,引入金融机构等其他有参与意愿的市场主体参与碳交易,并开发运用碳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以提升碳市场活跃度,同时完善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本文由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ESG投资中心研究员林怡津、研究员倪合松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