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孙村位于新郑市孟庄镇政府西南2.5公里处,全村共有594户、2088人。这里有3000年的红枣文化和600年的酒文化。
近年来,全村上下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改造,大力发展集体产业。如今,酒孙村利用群众宅基地建成了民宿餐饮、俺们家糕点铺子和老酒坊等家庭作坊也已投产,“红、白、黄”集体经济已逐渐成型。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收入提高了,酒孙村也成为周边乡村旅游的新景点、新亮点。
刷屏的酒孙村枣花馍
2022年虎年春节期间,很多新郑人在朋友圈晒起了孟庄镇酒孙村的年馍,年馍各式各样,有“枣山馍”“老虎馍”“锦鲤馍”“刺猬馍”还有“抹茶馍”。他们还配文说“枣花馍好吃也好看”“来新郑,吃枣花馍,品枣乡文化”“一口枣花馍吃出了乡愁的味道”。
酒孙村的“老虎馍”更成为网红产品,线上线下订单不断。很多媒体也纷纷报道:“惊呆了!新郑这个村把馍馍玩出了新高度……”“新郑市孟庄镇酒孙村传承、创新黄河流域枣花馍传统手工艺”……
4月12日,记者来到酒孙村的面点坊,刚搬进新址的面点坊内,几位师傅正忙着做杂面窝头。面点师们揪下几块面剂子,或搓或卷或捏,几个眨眼的功夫一个个窝窝头就做好了。
问起曾热销的枣花馍,一位面点师傅说,现在做的窝窝头比较简单,枣花馍要经过搓、团、捻、擀、剪、切、扎、按、捏、卷等十多道工艺,要用擀杖、剪刀、筷子、梳子、竹签等工具,才能制作出精致好吃的枣花馍。“枣花馍是年馍的一种,在节日的氛围中吃它才更有感觉。”
600多年前的酿酒作坊
消费者的购买并主动种草打call,这是对酒孙村特色产品最大认可。
近年来,酒孙村依托现有枣树园、郑州非遗文化枣花馍传统手工艺等资源,带领村内妇女成立枣花馍工坊,目前已初见成效。
除了枣花馍,酒孙村还积极发展包括红枣采摘节在内的红枣产业以及有着悠久历史的白酒酿造,并发动村民种植经济又美观的油葵,打造村乡村旅游增添新景点、新亮点。力争把酒孙村“红、白、黄”三彩机体产业项目做大做强。
“说起村里的酿酒历史,要追溯到6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4月12日上午,酒孙村老支部书记孙子亮告诉记者,他曾听老辈儿人讲,当时为了学酿酒技术,孙家先祖特意到洛阳杜康酒厂投奔亲友。在那做了几年学徒学会了酿酒技术后,并回到当时交通位置好的酒孙村,以开酒馆为生。
那时的酒孙村位于新郑去郑州的主干道旁,来往行人很多。路人常在这里歇脚、吃饭、饮酒,由于孙家制出的酒十里飘香,知名度越来越高,这里慢慢也就被称为酒孙村。
当年孙家酒坊初具规模以后,每年农历二月初六酒坊开锅蒸酒时,村里都热闹异常。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孙家人离开酿酒行业,选择了其他谋生手段,但孙家先祖学来的传统酿酒技术也一直在自家人里传承至今。不过虽然酿酒停了,但村里农历二月初六被当作节日保留下来,每年这天酒孙村都会举办庙会,交易货物。
2020年8月,酒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作为村集体产业的宏盛酒业也随之投产,懂得酿酒的孙家后人,也在学习新时期酿酒技术后又重新加入到酿酒队伍之中,目前新酒坊每次已能酿酒千余斤。
打造都市慢生活首选地
除了酒坊,酒孙村还利用群众宅基地建成了民宿餐饮、俺们家糕点铺子和老酒坊等家庭作坊也已投产。
4月12日上午,在酒孙村负责手工水饺生产等事宜的肖丽娜见了位来自郑州的客人,对方是负责特色农副产品供应的专业公司,想来酒孙村和她谈谈绿色蔬菜定向供应订单的事。
肖丽娜所在的公司是孟庄镇招商引资企业,主要专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这一块。现在酒孙村手工馍,刚上马的手工水饺等产品销售,主要通过他们公司做运营。
据介绍,酒孙村还在孟庄镇政府指导下,开展农户生产点+集体供应线+企业市场面模式,做好村民们致富增收工作。他们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选择积极性强、庭院美的农户进行培训,帮助农户办理作坊证件,在家生产枣馍、元宵等特色农产品。
“我们除了和专业公司合作运营现有特色产品,还准备在打造涵盖民宿、酒吧、房车露营、乡村集市的综合文旅项目。”酒孙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孙建伟表示,我们还计划结合传统节日、季节和植物生长特点,以月为单位分别举行庙会、赏花、亲子采摘等主题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新意、年年有特色”,形成长效可持续的人流量。“我们要把酒孙打造成周边乡村旅游的新景点、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