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永远是一个行业最核心的资源,当前保险行业正处于转型期,保险业人才也正在加速流动。7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统计了各保险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主持工作的副总经理等核心经营管理团队的变化情况,上半年共有34次人事变动,涉及28家保险公司,其中既有中国平安、华泰保险集团、中国太平等大型保险集团公司或旗下子公司,也有诸多中小保险机构的身影。
(资料图片)
集团层面,今年以来,中国太平、中国平安、华泰保险等保险集团内部陆续进行了人事调整。
3月2日,华泰保险集团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华泰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王梓木不再连任第八届董事会董事。该集团现任高级管理人员赵明浩和李存强当选华泰保险集团第八届董事会执行董事。6月初,银保监会批复了华泰保险集团9名董事、监事成员的任职资格,这其中就有李存强。
近期,中国平安旗下两大子公司相继进行了人事更迭,5月平安人寿董事长杨铮任职资格获批,6月16日,史良洵获批出任平安产险总经理。此外,太平产险董事长尹兆君和总经理朱捷也在今年2月正式获批履职。
不仅大型保险集团公司调整人事安排,不少中小险企也进行了人事更迭,年内渤海财险、东海航运保险、永安财险、海保人寿、中航安盟财险等险企董事长获批履新,中石油专属财险、泰山保险、同方全球人寿、中意人寿、北部湾财险等公司总经理获批履职。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集团公司履新的高管多从集团内部选拔任用,史良洵、杨铮皆是在中国平安稳扎稳打多年,而中小公司更倾向于从外部吸纳人才,比如,北部湾财险总经理王建伟来自公开招聘,和谐健康董事长赵建新和总经理沈喆颋此前分别在长城人寿和复星联合健康保险任职。
对此,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分析,大型险企成立时间较长,也吸纳了一部分人才,有条件培养出自己的高管团队,而中小险企成立的时间普遍较短,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短,所以需要引入外部人才。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则表示,其他行业也有类似情况,这是因为大型公司自身规模大,内部的人才培养体系会更完善一些。
险企“将帅”的上任与更迭,背后涉及多方面原因。北京商报记者梳理统计发现,保险公司人事变动的原因大约可以分为几类:比较常见的有集团内部职位的调整、正常任期结束及高管到龄退休等,比如前述的华泰保险集团王梓木便是因年龄原因不再连任董事。
还有险企公开招聘引入“外脑”以及高管涉嫌违法违纪“下台”等情况。举例来看,此前北部湾财险曾对外发布总经理招聘信息,如今,王建伟已经获批履职。而永安财险原董事长陶光强涉嫌违纪违法已经被开除党籍,今年6月13日,该公司正式公告,免去陶光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职务。
不过,股权变动和股东因素仍是险企人事变动的主要原因,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获批履职的险企高管多来自股东方,如海保人寿董事长赵树华来自“海马系”,亚太财险总裁于海波来自“泛海系”,中航安盟财险董事长余萌目前仍是中航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高级专务。
整体来看,在人事变动方面,相较于大型险企和集团公司,中小险企人事更迭更为频繁,今年和谐健康、东海航运保险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双双履新,富德产险董事长、总经理同日被免职,信泰人寿董事长谭宁则完成了从总经理到董事长身份的转换。
为何中小险企人事更迭更频繁?朱俊生分析,当前,中小险企普遍面临业务成长或盈利方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需要通过调整管理层来尝试不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而大型险企虽然也面临一定的压力,但市场份额相对较高、体量比较大,在市场中综合实力比较强,高管的团队相对更稳定。
对于险企人事更迭的影响,朱俊生表示,中小险企在人事调整过程中,可以吸纳其他公司及高管的经验和商业实践模式,能够对这家公司的成长有一些帮助。但反过来,如果一家公司高管变动频繁,意味着公司整体的发展战略有可能发生波动甚至出现比较大的变化,这样可能对公司的稳健发展和持续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北京商报记者陈婷婷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