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高君晓 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向宇/文图视频
(资料图)
行政审批中心的出现,让政务服务实现了高效运转,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和企业。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让如今的政务服务效率再提升?
近日,作为全省首个试点城市,平顶山开始推行政务服务“材料电子化”。该举措推出后,办事市民或企业只要“刷脸”即可线上线下办理业务,无需再像往常那样提交身份证、营业执照等材料原件或复印件。
该举措推行后,到底能给市民、企业带来怎样的高效政务服务?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群众办事全程电子化
“您好,现在窗口办理业务有的已经不需要提供纸质材料了。”12月6日,在平顶山市行政审批中心,市民李静带着户口本、身份证和必要的材料来到该中心供电公司窗口,申请办理供电过户手续,看到她递交的多份材料,工作人员热情地对她说。
随后,在大厅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李静通过“平顶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进行业务办理,人脸比对身份认证,扫描身份证、电子签字、点击材料提交,仅用了三步便完成了业务申报。
“太方便了,办理过程中我不需要再提交原件,申请表单也是自动填充的电子表单,我只用进行数字签名就行了!”看着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用手机办理完业务,市民李静满脸的不可思议。
“现在我们的‘四电’系统已经上线运行,市民和企业的电子信息存放在数据库里,通过数据对接和数据共享,以后办事最多提交一次材料或免提交,就可以办理了。”看着市民李静惊讶的表情,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道。
办事材料全程电子化,得益于平顶山市政务服务“四电”平台建设(“四电”即: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材料)。记者了解到,原来市民在办理用电过户业务时需要提供包括身份证在内的4项证明材料,且均需原件,这代表着群众办事需要至少跑一次,准备四份材料并携带原件。但通过“四电”平台的建设,通过数据共享,企业和群众办事将不再要求提供实体证照。
全省首家完成“四电”系统上线运行
“今年11月份,平顶山市在全省首家完成‘四电’系统上线运行,这也标志着我们的政务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模式。”12月6日,平顶山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何向辉兴奋地说。
据介绍,“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的本质是将群众提交的先验信息(证照、申请表格等),转变为存储在各类政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而上线的“四电”系统,则快速完成了平台建设,并将其与微信公众号、“一件事”等系统顺利对接。
“四电”平台数据来源包括政府侧证照、证明、批文等审批结果的电子化制作归集;群众通过拍照上传实现的电子材料新增和归集;群众在线下窗口提交的材料,经过数据加密技术手段,归集到个人材料库共享复用;依托电子表单功能,实现的事项申请表单电子化。
“在多渠道归集数据的基础上,我们还为办事群众和企业建立了个人、法人库,进行事项材料梳理供需匹配。群众线上线下申请事项办理时,仅需以身份证或企业社会机构信用代码为索引,便可授权调用已归集的电子证照和历史办件所提交的电子材料。”何向辉说,通过“四电”平台的运用,各部门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办理事项申请材料与电子材料目录的自动关联应用,从而实现一证办、掌上办。
作为河南省首批试点,目前,平顶山市在全省首家完成“四电”系统上线运行:电子证照库已入库107种证照类型119万本证照,可实现427个政务事项审批过程中的电子证照免提交。首批200余项高频民生事项已具备上线条件,其他事项正分批逐步上线,今年年底可实现千余项材料“免于提交”。
材料电子化的平顶山试验
“简单地说,‘四电’平台的建设就是实现了材料电子化,而材料电子化就是整个智慧政务的基础和关键。”何向辉如是说。
近年来,平顶山市以群众企业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入手,不断完善“一网通办”能力,形成了以事项为根,以“一证通办”为目标,以完善“一网、四端、两平台”支撑功能为主线,以“政银通办”为载体,以“四位一体”智慧政务新体系为抓手的工作思路,特别创新推出149项工作举措,持续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打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生态,全面改善政务环境,优化营商环境。
目前,平顶山市、县、乡三级有实体办事大厅(便民服务站)2920个,从事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约7500名;实体大厅、PC端、手机端和自助端每天为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约24000件;全市2199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事项实现了扫码办、综窗办;“豫事办”平顶山分厅筛选上架事项390项,注册用户超过300万人,日均访问人数13万余人,稳居全省前列。
“目前,电子材料已在水、电、燃气、不动产等部门率先开展应用。我们将以惠企利民为目标,通过高频事项逐批上线,带动低频事项全面上线的路线,逐步归集丰富电子材料库,达到群众少填写、少提交,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通政务服务掌上办‘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一证通办’。”平顶山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邵瑞卿如是说。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