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南京1月29日电 2023年的春节返乡,比以往早一些。春节前十天,从静安打车去浦东,司机苦笑说,抢到这单又要空车回来,上趟去浦东的单,回程绕到世博都没拉到客人。12月中旬上海感染高峰,很多商店提前放假,在浦东更为明显。有些餐厅在营业但供应品类明显减少,因为厨师回家过年了。对很多人来说,今年终于可以回家过年,翘盼已久!
(资料图)
每次回苏北,第一道关卡是交通。在十三太保谁也不服谁的苏大强地界,过了长江就是苏北,看似很近,但对沪漂来说,去苏南和苏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交通感受,这背后是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程度和铁路建设的差异。沪宁高铁线把苏南的几个城市串联起来,东西方向的高铁车次非常多,2小时内可抵达另一座城市,即使到最远的南京也有1小时车程的和谐号。而去苏北,既没有近到开车半天可达,也没有远到要乘飞机。记得以前上大学放寒假,远在成都的同学已经乘飞机到家了,我还在城际大巴车上走走停停。
虽然江苏的高速路修成了全国模范,但13市动车通车到2021年底才实现,苏北人民返乡基本需要跨江,跨江就意味着排队过桥,一到节假日,主要的桥梁和高速就变成“堵王“。一众苏北城市中,离上海最近的南通算是个例外,高铁和开车的车程都在2小时左右。即使去所谓“苏中”城市扬州,开车也要4小时左右,以前坐高铁去扬州要从南京中转。2020年12月连镇高铁开通后,扬州、淮安、连云港等城市也加入了上海的高铁4小时朋友圈。
我的归程,从上海到淮安400多公里,平时开车5个小时,往返路上需要花一天时间,歇一晚就得回程,所以一般周末短休是不会回家的。到了小长假,赶上离沪回乡和旅游大潮,回家的车程在7小时以上,堵在高速过夜也是常有的事。近3年,徐盐高铁、连镇高铁陆续通车,回家方便很多,期待回家的高铁越来越便捷。
图:江苏高铁线路图
资料来源:高铁管家,申万宏源研究
家乡味道,具象化到一道道家乡菜,以及街头巷尾的美食摊铺。淮安位于江淮平原东部,一马平川,在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线的东部,四季分明,在这里南北方特色相融合。比如大年初一年俗是南方吃饺子,北方吃汤圆,在淮安,两个都吃。明清时期商贾南北往来,盐商依托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富甲一方,淮安也成为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淮安厨子是当时盐商圈的核心技能型人才。淮扬菜是开国第一宴,也是中国八大菜系中唯一不以省份命名的菜系,在菜系名上,江苏也要散装一把。除了代表菜菊花豆腐、软兜长鱼、蒲菜,老家过年必备的是鱼圆、洪泽湖小鱼锅贴,还有年轻人排长队的海带串。靠水吃水,因为背靠洪泽湖,环湖城市的鱼虾蟹是一绝,夏天来时,沿湖的渔市热闹非凡。
从九牛二虎一只鸡的千年古堰到现代化城市乐园,旅游项目凸显文化科技创新。淮安有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洪泽湖古堰有1800多年的历史,清朝加固大堤时有了”九牛二虎一只鸡“的神兽镇水典故。古堰最南端的蒋坝小镇古色古香,吸引着一些外地人前来定居。2022年,淮安方特东方欲晓开始营业,是一座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高科技主题公园,与淮安的红色城市背景十分契合,娱乐项目的设计运用了很多虚拟现实和MiniLED显示屏技术,模拟海陆空的宏大景观,把圆明园、甲午战争、抗日游击队等历史场景再现,以4D的形态演绎出来,是我目前见过最生动最有趣的爱国主义教育体验,老少皆宜。几年不见,淮安的城市旅游吸引力明显提升。
图:洪泽湖避风港
资料来源:实地拍摄,申万宏源研究
图:古堰新春
资料来源:实地拍摄,申万宏源研究
江苏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的老房子已经多年不能重建,只能等拆迁,几十年前的老房子墙面斑驳、设施老旧、冬冷夏热。城市化进程后,家家户户陆续在新城区买房改善居住条件,举家移居到苏锡常的也大有人在。老人守着旧居和回忆不愿离开,年轻人去了新居另起炉灶。老屋旧宅大势已去,拆迁只待时日。
这几年明显感觉江苏的教育资源也在加速向城市集中。随着生源数量减少,撤点并校成为教育优化路径。原来村里的孩子到县里上学,县/区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市里上学,市里优秀的学生剑指全省招生的名校,小家庭也随之动迁。在江苏高考排名中,淮阴中学基本上年年排进前三,清北录取人数常年靠前,高考成绩超过江南诸多名校,淮安人民引以为豪。但整个淮安市仅一个淮阴中学,很难再找出同样优秀的高中,可以说全市最优秀学生的集于一校,虹吸效应显著。各区县学子皆以录取淮阴中学为目标,县城中学正在没落。
生机勃勃是晨间,清清冷冷在夜晚。即使春节期间,小城市也是没有夜生活的,多数商铺6点左右结束营业,晚8点还在营业的只有烧烤店、酒吧之类。想要看一座小城的生机,就去看晨间的集市,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充斥着柴米油盐生活气息。这座湖滨小城遵循着古老的生活智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像极了以色列的海边小城阿卡。
人少了,却更忙了。小时候对过年的印象是极为热闹的,一大家族以爷爷奶奶为中心,叔叔婶婶们带着小辈围了一大桌,大年初二跟着母亲回娘家,到外婆家再体验一遍年味。后来我们小辈渐渐长大,大家族分成几个小家庭独立过年,三个人的小家庭打个麻将都三缺一,年夜饭三菜一汤就够,年味日渐淡薄。江苏90后多是独生子女,成家后组成了双独家庭,两个朋友说每年过年都要兼顾双方父母,朋友间匆匆见一面就要奔赴另一座城市,奔波却快乐。
热闹是一霎的除夕烟火,平淡才是360天的生活基调。小时候,家乡是春秋冬夏,是晨曦朝露,是夜暮晚霞;大学以后,家乡是数九寒天和炎炎夏日;毕业后,家乡就剩下红火的春节和簇拥的人潮。过年,更像是一场全民狂欢的美梦,于我而言回到上海的日子更像现实。年后,老家的亲人们回归平静又忙碌的日子,我们又成了他们微信抖音通讯录里的网友。小城的每个商业中心都有三家以上手机店,这一点和上海的南京东路配置很像。
做服务业的朋友说,过去几年生意太难做,每年都歇业一个多月,都熬过来了。2023年一切正常了,希望商业好一点,打算大干一场。(作者:申万宏源研究 杨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