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华财经北京6月1日电 据财新网消息,6月1日公布的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0.9,较4月回升1.4个百分点,时隔两个月重回扩张区间。
这一走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并不一致。统计局公布的5月制造业PMI为48.8,低于4月0.4个百分点,连续两月低于荣枯线。
从分项数据看,制造业供需小幅扩张。5月制造业生产指数升至2022年7月来最高,制造业新订单指数重新升至临界点以上,为过去两年来次高,仅低于2023年2月。受访企业表示,潜在需求改善、新客户增加,带动销售增长,产量也随之上升。分三大类产品看,投资品类是唯一生产、销售均下降的产品,中间品类和消费品类产销均上升。
在4月重回扩张区间后,5月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小幅反弹,显示外需改善,但幅度仍有限。分类来看,中间品类新增出口量上升,消费品类、投资品类则下降。
制造业供需改善并未传递到就业端,5月就业情况进一步恶化,就业指数降至2020年3月来最低。月内缩减用工的企业普遍表示,员工自愿离职后没有填补空缺,更重要的是需着力控制成本。产量上升,叠加新订单增速较低,企业处理积压订单能力增强,5月积压业务量指数近五个月来首次低于荣枯线。
受工业金属、食品和燃料等价格走低影响,制造业成本压力持续缓和,5月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在收缩区间微升,降幅仍然显著,其中中间品类投入成本降幅最大。成本下降叠加市场竞争激烈,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在荣枯线下小幅上升,为2016年以来次低。
供应商产能提升,再加上物流改善,推动5月供应商交货时间指数在扩张区间小幅上升,为近三个月来最高。
尽管制造业整体景气度改善,制造业企业家对未来一年的预期明显下滑。5月制造业信心指数降至2022年11月以来最低,低于长期均值。不少企业担心经济不稳定性仍将持续,尤其是海外市场,不利于生产经营。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冷热不均:市场供求大幅改善,企业采购和补库亦较为积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就业恶化、价格水平下跌,以及乐观预期淡化。这种分歧反映出目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市场主体信心不强的事实,更加凸显扩大和恢复需求的重要性。当前,就业形势严峻,通缩压力累积,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稳定就业、增加收入、改善预期应是政策优先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