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管机构2020年业绩图鉴:27家公司吸金173亿 头部机构业绩“断层”
来源:蓝鲸保险 发布时间:2021-05-14 16:54:09

期,除因处于风险处置期的大家资产,其余27家保险资管机构均已披露2020年成绩单,资产方面,5家机构超过百亿,国寿投资保险资产居首;泰康资产2020年实现83.93亿营收,同比增长73.23%,跃居行业第一,安资产等3家机构实现40亿元以上营收,其余20余家机构营收均不足20亿元,分化明显。同样存在头部效应的还有净利润数据,27家机构合计收入173亿元净利润,排在前4位的机构净利占比,则达到69%。

对于保险资管机构的未来发展,专家向蓝鲸保险分析,建议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发展,更加注重主动管理能力和产品化发展,去更广阔的赛道竞争。同时正视目前各机构同质化严重的特点,形成差异化优势,而差异化,需以高度专业化为导向。

27家机构合揽173亿净利润,头部机构业绩“断层”

具体来看这27张成绩单。从资产规模来看,各保险资管机构规模的体量差距显然难以在短期内明显缩小,国寿投资保险资产2020年末资产为24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1%;中再资产2020年的资产达到172.5亿元,同比增长21.22%;泰康资产在实现32.26%的增长后,资产达到155.33亿元,此外,国寿资产、安资产的2020年资产也保持在百亿之上。

50亿资产左右梯队则主要有太洋资产,在2020年突破50亿,达到52.79亿元,光大永明资产、太资产分别实现41.17亿元、41.84亿元;资产超过30亿的还有人保资产、新华资产、华泰资产。而其余资管公司的资产规模则均未突破20亿。

营收方面,27家机构合计实现366.6亿营收,其中,泰康资产在2020年实现83.93亿元,同比增长73.23%,其中资产管理费收入为75.2亿元,同比增长73.27%,是营收拉升的主力,投资收益则在2020年实现3.1亿元。安资产营收为53.24亿元,同比增长13.23%,国寿投资保险资产去年全年营收达到50.2亿元;国寿资产则达到42.7亿元,同比增幅超过4成。其余保险资管公司2020年营收则处于20亿元以下。

从增速情况来看,永诚保险资产获批开业已3年,但营收规模暂未能打开,在2019年实现990万元营收后,2020年达到4618万元,虽然增幅达到3.6倍,但整体规模仍相对较小。2019年开始展业的工银安盛资产、交银康联资产起步较晚,基于上年低基数,2020年营收同比增幅分别达到226.09%、91.49%,在2020年实现营收1.5亿元、0.9亿元;华泰资产、民生通惠资产2020年营收增速均超过6成,此外,百年保险资产、中意资产等机构营收也整体实现3成以上的提升。

而中再资产、华安财保资产、中英益利资产2020年的营收情况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华安财保资产2020年实现营收2亿元,同比缩水5.21%。

盈利能力是保险资管机构另一项重要的考察数据,2020年,除大家资产外的27家保险资管机构合计实现净利润172.95亿元,除新成立的招商信诺出现0.16亿元净亏损外,其余资管机构均实现盈利。

泰康资产2020年净利润达到43.84亿元,同比增长127.15%,排在行业首位;安资产随后,2020年净利润达到31.54亿元,同比增长10%,国寿投资保险资产与国寿资产净利润双双突破20亿元,分别为22.32亿元,21.38亿元,而同比增幅也达到27.76%、66.12%。4家机构净利润占比,达到27家机构合计净利的69%,逼7成。

结合前述保险资管机构2020年年报数据来看,行业头部机构正在形成多方资源的积聚效应,行业呈现分化。“从资产规模、管理资产体量、到盈利水都可以看出,保险资管机构的梯队化较为明显”,一位保险资管业内人士向蓝鲸保险分析,“保险资管业整体市场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对于母公司资产资源有一定的依赖,另一部分,资管作为专业度较高的机构,中小保险公司、第三方市场更加青睐规模大、实力强的头部资管机构,也会驱动造成较强的马太效应”。

行业蓝海藏发展潜力,需机构从同质化迈向差异化

日,银保监会公告,批准国华兴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业,注册资本5亿元,其中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出资额4亿元,持股比例80%,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亿,占比20%。至此,我国综合保险资管公司扩容至28家。

主体扩容的同时,从当前保险资管业市场来看,自资管新规执行,大资管环境下,保险资管拥有了更大的运作空间,同步于险资的逐步积累,“新增资金投放加上社会资本的转移,流入保险机构的规模不断增长”,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总结道。

根据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统计口径,截至2020年底,27家保险资管机构及其他8家具有存量保险资金业务的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合计21万亿元,同比增长19%,为5年最高。产品注册方面,2020年全年,31家保险资管机构及10家保险私募基金管理人共登记(注册)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461只,同比增加77.31%,登记(注册)规模9758.44亿元,同比增加71.6%。

从机构角度来说,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节奏中,国寿资管旗下管理资产已突破4万亿,并控股设立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香港)、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或资产管理领域“全牌照”;如泰康资产,目前受托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2000亿元,第三方资产总规模突破12000亿元。行业潜力巨大。

针对于行业的未来发展,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提出,还需依托于保险资金自身规模大、久期长的特点,“专于大类资产配置、精于主动投资管理、强于风险控制建设”。

“立足于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更为擅长大类资产配置,久期匹配能力、风险把控能力也依托于经验积累,逐步增强”,一位保险资管机构相关负责人向蓝鲸保险分析提出,而伴随着能力提升,各机构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产品化发展,去更广阔的赛道竞争。

曹德云也提出,希望保险资管机构审视以往主要面向保险资金的投资管理、产品化不足的现象,更加注重主动管理能力和产品化发展。同时,注重第三方业务拓展,将财富管理、养老金管理视为主要方向。

对于行业目前实力、业绩分化的现状,行业的建议,集中于差异化发展。曹德云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随着大资管领域的不断发展,行业已从过去的“割据竞争”进入“融合协作”的发展阶段。各类金融机构都有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并形成自身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头部保险资管企业资源丰富、实力更有优势,因此在投资与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也明显具有优势。而小规模企业相对来说生存条件就差一些,竞争能力也弱”,基于此,沈萌建议提出,“目前保险资管机构的同质化程度很高,在专业度上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差异化现象,但保险资管机构想要实现差异化发展,就必须以高度专业化为导向”。

沈萌同时提醒,保险资管作为风险偏好较低的机构投资者,不可盲目追求跨越式发展,要尤为注重业绩与风险的衡。

标签: 保险资管机构 2020年 业绩 吸金 头部 机构

猜你喜欢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保费数据于近日出炉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保费数据于近日出炉,共揽获保费2 12万亿元,同比增长4 08%。受资本市场...更多

2022-10-28 09:36:39

阳光保险再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或将成为国内

获证监会上市批复后,阳光保险集团近日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中金公司...更多

2022-10-28 09:31:36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1491万元指数类保险赔款发放完毕

幸好我们今年购买了地方财政补贴型青虾气象指数保险,每亩只需自己交27元,就能得到270元的赔偿。否...更多

2022-10-20 10:46:08

优化办理流程 安徽省基本实现社保参保人群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省城镇职工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1560 5万人、3437 59万人、...更多

2022-10-20 10:25:29

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1059亿元 实现三大主粮完

10月17日,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1059亿元,同比增长26 7%,...更多

2022-10-20 09:46:13

支服务实体经济保障民生 三保险巨头投入逾10万亿元

继六大行发声之后,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三大保险巨头近日先后发布了关于服务实体经济与民...更多

2022-10-19 10:57:57

北京市人社局:2022年养老、工伤保险待遇计发基数

9月12日,据北京市人社局网站消息,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更多

2022-09-13 10:26:50

李易峰“塌房”品牌方遭殃 “明星塌房险”为何国

李易峰嫖娼被拘引爆社交网络。有网友直言:希望保险公司能出个‘塌房险’,销量一定很好...更多

2022-09-13 09:44:11

投资收益折戟!五大上市险企净利下滑15% 产寿险

随着新华保险半年报出炉,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2年中期业绩尘埃落定。8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更多

2022-08-31 09:43:11

创新需合规当先!卖保险异化成卖药 监管纠偏“药

表面卖保险实则卖药?短期健康险中的一类涉及药转保的业务迎来了监管纠偏。8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业...更多

2022-08-10 10: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