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申城多位市民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称手机上突然弹出提示,一个名为“悟空保”的商家发起扣款,扣了100多元至300多元不等。“悟空保”是什么?记者了解后才得知是个保险销售平台,之所以发起扣款,是因为购买了平台上某款保险。“我毫不知情”“强行投保”“暗自扣费”……投诉人说,他们从未在“悟空保”平台买过保险,在扣款前连该平台的名字都未曾听说。
“悟空保”究竟如何诱人投保?又有怎样的“套路”?
链接页面暗藏“玄机”
5月23日,松江区市民杨女士的微信突然提示有一笔“自动续费”,“悟空保”通过微信支付扣费200余元。杨女士以为遭遇“电信诈骗”,急忙赶到佘山派出所求助。民警查看后判断:她应该是误点链接,无意中购买了某款保险。随后,民警协调平台为她退费,并取消自动续费。
杨女士才想起4月底刚购买普惠型医疗险“沪惠保”,随后就收到“600万医疗险已到账,不领自动作废”的短信。她以为这是“沪惠保”已到账,忙点开链接,并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点击页面上“领取”按钮。随后页面跳转微信,要求支付1元。杨女士心想“1元钱无所谓”,便付了钱。
杨女士给记者转发了当初的信息。记者点击链接,进入的页面显示可以领取200万元“医疗保险金”和400万元“105种特定疾病医疗保险金”,醒目的“立即领取”按钮上方注明“首月1元”。下面的“投保”页面中,手机号已自动填入,只需再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即可。记者仔细检查页面,发现处处有“玄机”——
页面显示2—12期金额15.9元/月;可当记者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金额又跳成64.2元/月。点击页面上小字“完整费率表”才得知,尽管首月1元,次月起却依照年龄不同,要支付数十元至285.99元不等的金额;《健康告知》《授权声明》《保险条款》《高危职业》等投保前消费者必须了解的各项权益条款,页面均已默认勾选。支付1元,微信显示记者投保的是“悟空全民医保康享版”;但点开《保险条款》发现,所谓的领取600万元保险金,实际投保的是某保险公司的一年期“医疗保险”。记者又翻页数十屏发现,这款医疗保险的后方,还“隐藏”一款“短期意外伤害保险”和一款“重大疾病保险”。
也就是说,一旦付了1元,实际投保了3款保险,保费为多款保险叠加,且签约了微信支付的自动续费。页面近尾部有一小行字提示为“安润保险经纪”承销。“悟空保”官网显示,安润保险经纪为“悟空保”旗下全资子公司。
网购中奖竟变成投保
记者联系多位被“悟空保”扣费的市民发现,他们的投保环节五花八门,相比“医疗险到账”的短信,诱使投保的渠道或链接迷惑性更强。
年近80岁的周阿婆称,去年她不小心摔跤导致胯骨骨折,一直行走不便。今年5月,她申请了长护险。刚申请不久,就收到一则短信,提醒她“免费领取10000元保障金”。她以为是长护险的保障之一,便点开短信中的链接,并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点击领取后,跳转的新页面又提示“恭喜被选中升级300万医疗保障”,升级费用仅需1元。她深信不疑继续点击,并支付1元费用。
记者尝试点击周阿婆提供的链接发现,这也是“悟空保”的投保链接。“免费领取10000元保障金”是个诱饵,引诱老人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随后的“1元升级”则是投保链接。一旦缴费1元,老人就投保了3款保险,分别是某保险公司的“个人癌症医疗费用保险(A款)”和“重大疾病保险”以及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的“个人重大疾病保险”,综合保费高达每周113元。
市民张先生反映,他是某次网购后,手机收到“免费抽奖华为Mate40”的短信。点击“免费抽奖”,页面提示他抽中“1分钱购买300万医疗保障”……记者尝试点击张先生提供的链接,发现所谓“抽奖华为手机”完全是个幌子。不管尝试多少回,转盘指针都会指向“300万医疗保障”。一旦付费1分钱,则投保某保险公司一款个人癌症医疗险。领奖页面下方,“北京悟空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行字赫然在列。
涉嫌欺骗,银保监会曾通报
记者了解,多家保险公司和多个保险销售平台均采取类似销售手法。如记者骑行申城某品牌共享单车,结束后软件提示可抽取“骑行福利”,界面跳出3个红包,反复尝试均跳转至“20000重疾医疗险”领取页面。点击退出,又强行弹窗“600万医疗保障”“首月1元”的页面。仔细检查页面得知,这实际是名为“水滴保”的平台在销售“中国太平”保险产品;使用某网约车软件,软件弹窗“提醒”记者获取“健康金”。所谓“健康金”,其实是华农财产保险承保的“点滴保·个人重大疾病”险……
保险公司利用各种互联网产品的入口投放弹窗广告,以“抽奖”“赠送”“免费领取”“首月1元”等噱头设置多层链接,“隐藏”重要信息,吸引消费者投保,极具迷惑性;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勾选“自动续费”,扣取后期保费。无处不在的保险销售“套路”,引发大量投诉。在互联网“黑猫投诉”平台上,仅“悟空保”过去数月就有近2000个投诉,“水滴保”也有317个投诉,“不知情被保险”“设坑骗保”是最常见的投诉标题。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认为,保险是具有复杂金融属性的产品,保险公司不能为了快速获利,忽视保险产品信息披露和条款提示说明义务,让消费者陷入“投保容易理赔难”的困境。
去年12月,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通报了安心财险、轻松保经纪、津投经纪、保多多经纪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例,称上述机构在宣传销售短期健康险产品中,存在“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实宣传(实际是将首月保费均摊至后期保费),涉嫌违反《保险法》中“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欺骗投保人”等相关规定,严重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希望有关部门对网上保险销售平台加强监管,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记者 毛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