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旦刚过,在美国和中国香港两地上市的再鼎医药就对外公布了一项海外创新产品合作大单:公司将以总计1.75亿美元的合作付款获得argenx公司在研新药efgartigimod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中国澳门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据悉,efgartigimod的首个适应症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已经在美国递交上市申请。
“这个产品应该是我们目前为止投入资本较多的一款药。”再鼎医药公司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无论是argenx还是公司都对这款药充满信心。
作为创新药企,这不是再鼎医药第一次通过授权交易(license in)的方式引入海外创新产品。而站在当下创新涌动、竞争加速的医药行业角度来看,再鼎医药也不是唯一一家通过授权交易方式引入海外创新产品的药企。
操刀海外创新药品授权交易的东方高圣深圳公司总经理瞿镕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出现此现象的关键原因在于中国的新药研发基础比较薄弱,基本上不可能在短期内大量研发出具备世界竞争力的新药,所以购买授权是最快捷的方式,用资金来快速缩短中国和世界顶尖企业差距。
药企加速授权交易
2020年7月份,美国Assembly Biosciences和百济神州宣布就三款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临床阶段核心抑制剂达成在中国的授权合作协议。Assembly将获得4000万美元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至多5亿美元的潜在开发、药政及销售里程碑付款,另加产品销售特许使用费。
据医药魔方发布的2020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in/out交易TOP15数据,上述交易是2020年中国创新药授权交易金额最高的案例。在这份名单中,除了百济神州、再鼎医药等创新药企,也有巨头华东医药、远大医药、复星医药、先声药业等参与其中。这些授权合作的交易额价格均在1亿美元以上。
“授权交易已经成了国内医药企业主流的合作方式,除了创新药企业大量发生授权交易,传统药企也在快速跟进,尤其是最近一年,后续会有更多企业加入这个行列,主要是由于带量采购等导致仿制药时代的落寞和创新药时代的到来,不转型就只能等死。”瞿镕认为。
相比并购,海外创新产品授权的引入有助于风险的控制。“并购可以直接获得全球的权力和研发团队,但是研发后期的产品往往金额非常大,可能达到数十亿美金级别,目前中国企业还比较难承受这么大代价;其次,授权是分阶段支付,可以在有进一步的临床结果再进一步支付里程碑款,前期所支付的费用大大降低,而且一旦研发失败,后续可以不用继续支付后续费用,也降低了后续的风险。”瞿镕表示。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相比传统制药企业,新药企业买授权更迫切,相对可以接受更高的价格,因为新药企业的资金来自基金的支持,更多的产品管线,可以有更高的估值,融到更多的资金;而传统药企考虑的是能否从产品销售角度赚钱,估值体系不一样。
授权交易+资本行得通否?
如果说再鼎医药、百济神州等尚有自身研发作为企业估值的基础,那么以授权交易模式实现成功上市的云顶新耀则让外界感受到资本的力量。
云顶新耀成立不到三年上市,背靠康桥资本、建峖实业投资、RA资本、高瓴资本等“豪华基石团”,于去年10月份上市以来受到了颇多关注。云顶新耀的全部产品管线均来自海外药企的授权引入,共有8款产品,涵盖肿瘤、免疫、心肾和感染性疾病四个领域,其中6款已经在中国开展或准备进入注册研究阶段。
瞿镕认为,这个模式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公司产品战略和执行团队的能力,如果有足够好的产品管线布局以及优秀的管理团队,在目前中国的研发实际情况来看,这个模式还是比较快速成功的一个方法。
不过,授权交易模式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走的通。赴港上市的多家药企中也有企业授权交易创新产品,但也出现破发的情况。
“购买授权只是一个工具,而具体每个企业的估值,关键还是要看公司产品管线的布局。”瞿镕认为,市场的资金都是很聪明的,短期估值可以有波动,但是长期来看,二级市场都会有一个相对合理的估值区间。
在其看来,成功的授权交易需要具备多重因素:“有人,要有具备丰富交易经验的BD团队,不仅仅要懂专业,还要有交易能力,交易能力核心体现在方案的设计、谈判、沟通、尽调等;有钱,至少要让对方相信您有这个交易的实力,一般对方也会请第三方机构调研中国公司的实力,不然耽误双方时间;接的住,购买授权以后,要有在中国丰富经验的临床、注册等的团队,快速完成资料交接、临床方案设计及执行、注册申报等工作;卖的掉,产品研发出来,要有销售能力,当然,这个能力可以后续建立,也可以和具备强大销售能力的药企合作。”
入局门槛水涨船高
在中国的药企热衷于授权交易模式时,创新药品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一位创新药企的研发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其此前参与的一项海外授权项目,已经和对方公司谈妥离签合约就差一步,这时杀出来一家国内资本出价高出一倍。
“这个是必然的,供应有限,需求大幅增加,必然导致竞争激烈。经常碰到一个项目,有十个以上中国公司同时在竞争的。”瞿镕介绍。
“临床三期、递交上市申请的创新药品确定性较高,价格也高,竞争也很激烈。”另外一家传统制药巨头向记者介绍,当前授权交易模式之下,他们不得不向更为早期的项目进行布局,例如找在某一领域深度研究的科学家的早期项目合作,以更少的成本锁定潜在的收益。
据了解,当前授权交易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肿瘤、感染、眼科等领域,其中以肿瘤领域为最多。“从估值角度看,肿瘤领域相对较高,主要也是因为现在这个方向比较热门,竞争激烈,导致价格水涨船高。”瞿镕介绍。
瞿镕认为,每个公司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制定差异化战略,不能扎堆,比如之前很多公司都在搞生物类似药,现在几乎每个重磅产品都有十家甚至几十家企业在研发,后面竞争会非常激烈,后面进来的很难赚钱。记者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