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冰、冰壶体验,室内旱雪滑雪场,单板公园……几年前,对于多数中国消费者而言,这些冰雪运动项目还只是陌生的“舶来语”。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冰雪+”成为高频热词,冰雪经济持续“升温”。
在地处“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的吉林省吉林市,第七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单板滑雪精英赛总决赛现场,近百名U12、U15组别选手在雪地上滑出一道道优美弧线。
据统计,2018-2019年冰雪季,该市中小学生参与冰雪运动总人次达80万,“冰娃娃”“雪娃娃”队伍不断壮大,这让烨雪青少年单板滑雪学院院长董懂看到了商机。
董懂介绍,学院针对3岁至15岁群体开展单板滑雪培训,自2014年创立品牌至今,已形成校园、俱乐部、赛事三级选拔培训机制,并与科技公司研发旱雪技术,让学员在室内即可完成初级培训。
“随着冰雪运动普及,相关教学行业必定有广阔市场前景。”他指着学院最新的场馆规划图说。
同样瞄准冰雪市场发力的还有滑雪场等旅游度假景区。截至2019年,中国有滑雪场770个,在华北、东北的滑雪场,不仅单板公园等高级玩法成了标配,中国雪友还自创高山定点滑雪、冰雪火锅节等活动,让冰雪活动越来越本土化。
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0-2021年的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将达到2.3亿,冰雪休闲旅游收入超过3900亿元。
庞大的冰雪装备消费市场也正在加速中国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2019年6月,中国发布《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预计到2022年,中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在20%以上。
在日前举办的第五届吉林国际冰雪产业博览会,记者看到户外滑雪装备、除雪造雪设备成了商贸展区的热门。“冰雪产业市场化程度一届优于一届。”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场推广处处长贾鑫说。
据国研经济研究院、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发起的《中国冰雪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中国冰雪产业总体呈现产业融合发展、市场规模和制造企业稳定发展、场地设施数量和旅游人次快速增长的趋势,初步形成冰雪旅游、冰雪赛事、冰雪运动培训、冰雪营销及冰雪装备等五大产业链。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冰雪产业发展仍面临全产业链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有待提升等短板。以滑雪活动参与率为例,欧洲拥有成熟滑雪市场的国家普遍达到13%以上,日本为9%,而中国仅为1%左右。“这说明中国冰雪人口潜力巨大,冰雪经济有较大发展空间。”国研经济研究院院长王辉说。(记者金津秀)